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喜迎二十大】卞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3)

三、推动农业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国际合作

一直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主动分享我国的粮食市场资源。除对小麦、玉米和大米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外,大幅削减其他粮食品种进口关税,取消了其他相关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同时,持续扩大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范围,取消农产品收购、批发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除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转基因品种外,将外商投资种业的限制范围缩减至小麦和玉米需有中方持一定比例股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 年版)》规定,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34%、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由此可以说,我们主动分享了国内的粮食市场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粮食贸易,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达到3041.7亿美元,首次站上3000亿美元台阶,是2012年的1.75倍。其中,出口843.5亿美元,进口2198.2亿美元。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是大豆、油菜籽、棉花、猪羊肉等大宗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特别是在近两年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多国限制农产品贸易的大环境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全球粮食贸易。

我国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助力更多国家实现减贫惠农。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近10万名农户。在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多个国家进行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农村家庭从中受益。

我国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10多个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已在50多个国家实施100余个发展合作项目,超过2000万人受益。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农业服务贸易发展,鼓励国内农资、农机等优势产能和配套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提高当地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食物不足发生率在连续五年基本稳定后,从2020年开始快速上升,2021年达到9.8%,全球饥饿人数达到7.68亿人,较2020年增加4600万人,比2019年增加1.5亿人。也就是说,全球饥饿人数从2020年开始不降反升,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恶化。其中,亚洲和非洲的饥饿人口分别达到4.25亿人和2.78亿人,共占全球饥饿人口总数的91.5%。根据预测,即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近6.7亿人面临饥饿,占世界人口的8%,与2015年启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的水平相近。照此趋势,2030年全球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这一目标或难实现。

2000年以来,全球三大主粮产量呈总体上升态势,但区域不平衡问题越来越凸显。2020年,全球三大主粮产量达到26.8亿吨,比2000年增长了50.9%,远高于同期全球人口增长的26.7%,全球人均粮食产量也由2000年的289.9公斤上升至2020年的345.2公斤。从总量看,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但是,不同区域间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差距却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亚洲和非洲的人均粮食产量虽有所增长,但与美洲和欧洲的绝对和相对差距均在持续扩大。

2020年四季度以来,受多方面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震荡上行。从价格指数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由2020年9月的97.9,上涨至2021年12月的133.7,2022年3月进一步达到159.3的历史新高,5月虽略降至157.4,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而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则仍处于长涨态势,从2021年1月的124.2飙升至2022年5月的173.4。从期货市场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2022年高点价格较2020年同期的涨幅均在160%以上。

由于具有交易规模大、消费弹性低、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等特点,粮食很早就成为期货交易的重要对象。近二三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迅猛发展,粮食的金融属性也越来越强。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期货交易规模远大于实物量,国际粮价不再是简单的由供求关系决定。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产量总体呈波浪式增长态势,多数年份波动幅度不超过5%,而全球粮食价格则呈现出大幅涨跌交织的情况,多数年份波动幅度超过15%,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10%。但国内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由此,我国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帮助更多国家实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愈发突出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推动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涉粮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为其他国家落实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规则制定,成功推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10多项农药残留国际标准、谷物国际运输标准、国际贸易粮食检疫措施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导制修订小麦规格、玉米规格等多项粮食国际标准。牵头推动亚洲合作对话“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工作,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先后发起或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长会议、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此外,我们还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应有关国家紧急粮食援助请求,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双边紧急粮食援助,对缓解有关国家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的贡献。

综上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人民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根基。同时,我们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