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动员令,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不仅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而且提出了新征程上党的建设新要求。

毫不动摇地坚持先进理论的指引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深刻洞察出先进理论对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作为指引。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岁月,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摇旗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当中国人民徘徊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觉醒的中国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孕育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个大事变的思想缘起正是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而且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骨髓和血脉之中。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犹如茫茫黑夜的指路明灯,照耀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

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不仅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思想成果,而且体现了经典作家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政治品格。正如此,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改革攻坚的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都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法宝。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全党要“普遍地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的理论”。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再次提出党员干部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强调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多次要求党员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重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回望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党的命运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灵魂和旗帜。

矢志不渝地加强自身建设

世界政党政治的规律表明,一个政党是否强大不仅表现在能不能顺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表现为能不能以果敢有为的态度加强自身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如何让自己坚强有力始终是重要内容。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建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要从政治理想、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等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建设一个“不同的”“特殊的”“自觉的”政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份“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主要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必须满足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个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这说明,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以强烈的使命自觉,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继而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发展壮大,变得越来越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对加强自身建设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既是党的本质属性要求,也是历史经验教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保持革命性和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是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执政党根据时空环境和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及时审视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调整优化。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反复强调“关键在党”的深刻原因。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思想指引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加强自身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写的发刊词中,强调“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随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加强党自身建设都被摆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回顾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封建王朝开始时顺乎潮流、民心归附,尚能励精图治、以图中兴,遂致功业大成、天下太平,但都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不重视自身建设,最后终致改朝换代。正如此,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重视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个“第二个答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些都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坚定不移地植根于人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任何一个政党都要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注重从人民中汲取强身健体的磅礴伟力。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声明:“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他还将共产党人比喻成“种子”,人民比喻成“土地”,种子只有扎根于土地才能“开花结果”。可以说,这种植根于人民的理念在共产党人的头脑中始终存在并历久弥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深刻总结。他指出:“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对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征程上我们如何行稳致远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党发出号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近年来,一些世界大党纷纷丢权垮台,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可以想象,一个心中没有人民、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回应群众诉求的党,人民怎么会支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经历风雨、风华正茂,根本就在于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强大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根源就在于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磅礴伟力。“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行、不断强大的动力源泉。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