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苏寄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师德建设再谱华章(3)

三、加强制度建设,铸牢底线意识

《吕氏春秋》写道,“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新时代,教育领域先后颁布了许多制度规章,不断提升依法治校理教的能力和水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广大高校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给予了教师们充分的肯定。同时,该意见还指出,“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为此,该意见提出六个主要举措:1.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2.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3.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4. 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5. 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6. 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当前,我们要倾力打造新时代“三全育人”创新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坚持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以及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另外,该意见强化了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该意见有18个点,在这里主要提其中3个点:一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是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是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校规校纪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过程,在关心帮助研究生的过程中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与研究生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关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保护研究生合法权益;关注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关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断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优良的师德师风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和条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课程教材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育人的载体,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要在统筹安排基础上,做到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型各学段,涵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目标培养中,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实现全覆盖,全面增强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还指出:“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各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实现有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要突出原文原著进入,注重介绍和阐释与学科专业知识有关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内容与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过程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对于自然科学,该文件指出,“自然科学课程教材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掌握思维方法过程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此外,我们要有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信念,以及拥有为我国科研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报国情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还印发有《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上准则根据各学段的不同,略有区别,共十方面内容,政治方向、遵纪守法、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爱护学生、言行雅正、学术规范、公平诚信、廉洁自律,以及奉献社会。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无异于是为推进教师的思想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更明确的部署和要求。该文件指出,将师德师风作为衡量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

评判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端正,言论、行为是否符合常理,离不开一定的法则、准则或法度,规矩缺位,社会就难免脱轨,落入失序混乱的境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刚才讲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同时,还有十个“不得”的要求:一是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二是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三是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四是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五是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六是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七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八是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九是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十是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教育部关于高校、中小学、幼儿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也是以三个文件的形式颁布的。这三个指导意见涵盖十个方面的内容,健全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组织负责、加强师德修养、教育惩处并重、分级负责落实、实施一票否决、领导进行问责、自查自纠整改、报请上级备案、民办高校实施。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