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屠红燕提出了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赢得会场一片掌声。面对向她请教的另外几位代表的提问,屠红燕解下了脖子上的丝巾,上面印着良渚玉琮的图案,“十多年前,做贴牌加工,一米才赚几元;后来,做成丝绸文化产品能赚几十元;现在,打造自己的文化时尚品牌,把大运河、西湖和良渚文化的元素设计上,销路俏得很,利润翻了好多番呢!”面对啧啧称赞,屠红燕说:“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的是科技赋能和文化自信。”
丝绸产品是最典型的中国货。适应消费新趋势,丝绸产品印染技术亟待升级换代,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应用数字化绿色印染新技术为丝绸产品赋能,一方面还要融入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时尚品牌,以提高丝绸产品附加值。把大运河、西湖和良渚文化的元素设计上,销路更俏、利润翻番,恰恰说明这种设计理念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文化”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冰墩墩”“雪容融”迅速走红,到故宫文创产品大受欢迎,再到老字号品牌不断推陈出新,设计思维的创新,包括不少老字号品牌通过玩跨界、做联名,打造了一大批新兴概念网红产品,带动一款款产品销售火爆,一个个品牌发展壮大,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将文化元素融入时尚产品,既是触手可及的有效的文化传承,也是生动鲜活的文明传递,可圈可点。
以“物”传达审美态度,更具时尚文化魅力。融入文化元素的时尚产品,超越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拼贴,结合当代审美习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国文化同时代潮流完美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更深层的精神满足。这种时尚文化产品的传播,容易在全社会形成爱文化、学文化、尊重文化的浓厚氛围,涵养国人文化自信,彰显着更高尚的审美价值追求。
科技与文化走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带来的全面革新的信息时代,彻底让文化走向全球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低消耗、轻污染、高附加值与可持续性的特点,文化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竞争中更加突显。更关键的是,融入文化元素的时尚产品,往往是年轻人追逐的对象,从小就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在中国经济腾飞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更强,对兼具设计与质量的国货认同感更高,既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又间接地赋予了精神动力,可谓一举多赢。
时尚品牌因融入文化元素,正在形成“国潮”。这种潮流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也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彰显。顺势而为,坚定自信,不断创新,打造更多体现当代中国人审美趣味、文化精神的“国潮”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文化气息,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来源 :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政协办公室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