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8500万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及精神文化方面获得全面支持,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维护残疾人尊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2-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的任务目标。同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就业,多措并举助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着力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积极开展规范化、专业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帮助更多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
保障残疾人权利。较之健康人,残疾人虽然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失去了全部或者部分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这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赋予残疾人的神圣权利。所有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的言行都在法律禁止之列。正因如此,残疾人在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受歧视。但凡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必须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残疾人权利得到方方面面的充分保障。
增进残疾人福祉。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努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残疾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健全包括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照护、文化体育等在内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困难残疾人的关切,及时帮助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进行审议到城市道路增设内嵌盲道斑马线、配套智能助盲指引系统……一桩桩,一件件,莫不为增进残疾人福祉倾心倾力、倾情倾智。
向阳而生,逐梦而行。残疾人在我国受到尊重、获得关爱,既是民族的基因禀赋,又是深厚的文化传承。在此之下,残疾人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残疾人创造着不凡的业绩,展现出惊艳的风采。8500万残疾人,是我国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共享国家昌盛荣光。(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