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的“露营”传奇——《露营之歌》的创作故事

东北抗联的“露营”传奇——《露营之歌》的创作故事

微信截图_20230831101641

抗联老战士、周保中警卫员刘义权接受本文作者采访后留影。(余玮 摄)

在抗日战争中诞生的《露营之歌》,是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东北抗日联军歌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曾激励无数抗联战士冲锋陷阵,还一度被编入东北小学课本。

在九三抗战胜利日前夕,我们重温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那种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以及爱憎分明的革命情操。

微信截图_20230831101755

1943年10月5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野战演习后部分干部摄于北野营。

诞生在抗战烽火中

李兆麟(张寿籛)将军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剧烈动荡和变革中度过的。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为了拯救民族和人民,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洒血。最终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兆麟艰辛求索,探究真理。1931年7月,经一位姓于的同志介绍,李兆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进步青年到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的转变。

1933年8月,李兆麟被调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先后赴海伦、巴彦、珠河等地巡视工作,参与创建东北抗日游击队。1934年初,他前往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任副队长,并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协助赵尚志建立了反日联军总指挥部。同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改编成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李兆麟任政治委员。1935年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成立,赵尚志任军长,李兆麟先后任二团、一团政治部主任,率部到牡丹江沿岸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

1936年1月,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麟、夏云阶等参加反日联合军政扩大会议,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以抗联三军、六军为骨干,建立了松花江下游地区广泛联合的抗日武装力量。以夏云阶任军长、李兆麟任代政治部主任的抗联三军和以戴洪斌任军长的抗联六军,主要在鹤岗、汤原、依兰、富锦等地开展游击抗日活动,采取避锐击虚的战术,寻找日伪弱点予以痛击,打得日伪高层官员惊呼:“抗联是北满国防上的心腹之患。”

1936年3月,李兆麟根据抗联司令部指示,制定了攻打小兴安岭汤旺河一带伪森林警察部队的计划。他率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经过一天的急行军,赶到了小兴安岭西南山的岔巴旗。经激烈战斗,抗联部队活捉了4名伪森林警察中队长,收缴了大批武器。第二天,抗联部队乘胜前进,黄昏时到达老钱柜,一举歼灭了那里的伪森林警察大队,击毙日本军官7人,俘虏伪警察150多人。这次战斗,为汤旺河抗日联军密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抗联第三、六军在汤旺河建立了兵工厂、仓库、医院,这里成了抗联部队休整和补充给养的基地。抗联还在这里成立了军政学校,李兆麟担任教育长,为北满抗联各军培养了许多骨干。

抗联老战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常务书记韩光曾回忆:“李兆麟很喜欢吟古诗。一次行军途中看到山溪从高处流下,他情不自禁地吟诵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时宿营、打尖,如果看到战士吃饭掉了饭粒,他会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来教育战士。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抗日革命的实践中,诗词成为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抒发壮志豪情、展望美好未来的有力武器。以抗联火热的战斗生活为素材,李兆麟创作了《露营之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军人十大要义歌》和《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等永远闪耀着革命光芒和飞扬文采的诗篇。

《露营之歌》是李兆麟的代表作,也是抗联战斗生活的写照。它以一年四季的季节变换为主线,真实地记述了抗联战士艰苦劳碌而又充实乐观的斗争生活,豪迈地反映了忠于祖国、抗击日寇的坚定心愿。全诗如下: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哟!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浓荫蔽天,野花弥漫,湿云低暗,足渍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蠓血透衫,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哟!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弟兄们!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片刻息烽烟。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最初歌名为《露营》,后更名为《露营之歌》,是按春、夏、秋、冬4季写成4段歌词。每段都离不开“火”字。当时,火不仅在冬季里是人们最喜欢的,夏天在抗联战斗生活里,几乎也天天都离不开它。尤其在伏天里,火能驱赶蚊蠓的袭击,还能在阳光照射不进的阴暗密林里烤干衣服。这支歌曲反映了抗联部队征战期间露宿的情景。

配以古曲“落花调”的《露营之歌》写成后,以其豪情壮志和优美文采,特别是对抗联战士战斗经历的真切描绘,受到战友们的热烈欢迎,迅速在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中传唱开来。原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伊峻山于1958年在吉林省博物馆编辑的《东北人民抗日歌谣》中《露营之歌》部分曾批注:“这是北满的歌曲,但东南满也在唱,1937年时影响范围较广”。

抗联老战士、原宁安县委交通员、黑龙江省原省长李范五夫人黎侠(原名黄晓英)在1936年秋由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护送越界赴苏时就已会唱《露营之歌》,生前一直对之十分欣赏。

在战火中不断完善

1937年7月,在李兆麟和金伯文的婚礼上,赵尚志盛赞:“《露营之歌》是爱国深情的大作,是他文韬武略的写照”,并请李兆麟指挥少年连战士齐唱此歌。唱完后又说:“这首战歌我已唱过多次,但今晚感受特别深,使我激动万千,恨不得立刻带兵下山打鬼子去”。

1938年3月15日,设于帽儿山的六军被服厂遭到日军袭击,抗联老战士李桂兰(即李亚洲)等不幸被俘,在狱中,她们就是高唱着《国际歌》和《露营之歌》坚持狱中斗争,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原抗联第七军老战士单立志也清楚地回忆:“我们第七军,早在1937年底就能完全演唱《露营之歌》4段歌词了,谁都知道这首歌是多才多艺的李兆麟将军所作”。

今天,我们无法找到《露营之歌》最准确的创作时间与创作细节,但是可以猜想,这是一首在艰难中诞生,并记录艰难的歌曲。从诞生到流传,李兆麟结合抗联的斗争经历与战士情怀,不断完善。它的最终全面唱响,是在万水千山的征途中。它不仅仅记载了一段段战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是抗联的每个春夏秋冬的战斗岁月的真实写照,更是抗联豪气冲天鼓舞士气的重要支撑。

1938年6月,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召开第八次常委会议,明确提出,为了保存抗联部队实力,粉碎日寇各个击破的阴谋,必须跳出日寇对下江的包围圈,实行向西远征,到黑嫩平原去开辟新的游击区。会议决定组织在北满的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主力穿越小兴安岭,向西面的海伦地区远征。除留守部队在原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外,主力部队统一在北满临时省委领导下,由李兆麟、金策、冯治纲指挥,分三批西征。

这次西征是北满抗日游击战争大发展的新起点,不仅冲破了日寇的“三江大讨伐”阴谋,粉碎了日伪妄图将抗联聚歼于三江平原的梦想,而且又建立起黑嫩平原新的抗日游击区,保存了抗联主力,扩大了抗联在龙江民众中的影响。可以说,李兆麟在此前创作的《露营之歌》也是抗联西征战斗岁月的写照,曾极大鼓舞了抗联战士的斗志,有极广泛的影响。

1936年至1937年间,《露营之歌》就在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中广为传唱。几十年以来,刊登《露营之歌》的书籍和刊物多达几十种。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版本的《露营之歌》其文字是不同的,并且还存在着段落颠倒和标点不一致的问题。

1939年7月7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编印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中收录了《露营》歌。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有关这首歌曲最早发表的油印件,但是没有署名作词者。不过,原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主持的以“兆麟纪念委员会”名义于1946年3月20日在《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张寿籛)将军》(非卖品)中刊登的《露营之歌》为代表的版本中,第二、三段后半部分互置了,并注明:“李兆麟将军遗作”。

显然,由中央档案馆收藏的“39年油印版”是最重要的文献。值得一提的是,原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研究人员郭兆庆在1958年前后采访了许多东北抗日联军的老同志,特别是他采访了1946年主持发布《露营之歌》的冯仲云。郭兆庆根据冯仲云的意见对“46年纪念版”《露营之歌》的段落和文字进行了订正。

微信截图_20230831101735

吉林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中抗联将士雕塑。

“它是历史的符号!”

由东北烈士纪念馆编写,辽宁、吉林、黑龙江、延边等地人民出版社于1959年9月联合出版的《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其中收录的《露营之歌》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后半部分正好与“46年纪念版”相反,即:“59年诗选版”第二段的后半部分为“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黑暗一扫完”;第三段的后半部分为“弟兄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片刻息烽烟”。抗联史研究专家王晓兵经考证认为:“59年诗选版”《露营之歌》的第二、三段反映了原版的真貌。“‘46年纪念版’是东北光复后人们看到的《露营之歌》的第一个印刷版本,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大多数版本中的错误均出自这一版。与‘39年油印版’比较,‘46年纪念版’《露营之歌》共有14处26个字的不同。”

王晓兵说,《露营之歌》第一段第一句是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铁黑色的山岭,险峻的绝壁悬崖,茂密的原始森林,为我们勾勒出小兴安岭那壮美绝伦的景色!第二句是对战争环境的描写:骤起暴雨狂风,遍布荒原的松花江畔战马在嘶鸣。此句虽然没有写“人”,但战马的“嘶鸣”,使人可以想象到那些身骑战马的抗日将士的雄姿。第二段第二句描写了行军的艰难:充满湿气的乌云低低地飘在空中,战士们迈着已经溃烂的双脚,气喘吁吁地行军。此句既描写了阴天乌云的压抑,又反映了战士们翻山越岭——由于行程海拔之高才有的湿云低暗之感觉。一个“溃”字揭示了战士们在山间湿地长时间跋涉造成双脚溃烂后给行军带来的困窘。第三句写描写了夏季野外露营生活的艰难:为了驱赶蚊蠓,篝火的浓烟腾空而起,但是战士们身上依然叮满了蚊虻,用手一拍,蚊虻吮吸的人血立即浸透了衣衫!第三段第一句是通过对秋季荒芜田地凄凉景色的描写,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采取的“归屯并户”政策,造成山区和平原交接地区大片土地荒芜的后果,并暗示了日伪殖民统治的专横以及东北人民亡国奴生活的凄凉和悲惨。第二句是描写抗联骑兵部队的夜行军:夜间远处灯火闪烁,行军中频频出现的敌人的碉堡,使警觉的战马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第四段第一句以风雪的张狂显示出东北抗联战士的胸怀豪放的气概。第二句描写冬季行军和露营的艰难:深深的积雪,雪面都贴在马的肚皮下面了,战马想走又走不动;夜里寒气透心的冷,使人难以入睡。第三句通过描写冬季露营的真实感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抒发了抗联战士苦中作乐、敢于蔑视一切困难的壮志豪情!

在《露营之歌》的四段歌词中,引用了不少典故,这是写作诗词的通用方法之一。在“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一句中的“踏破”一词,见岳飞《满江红》下半阕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在“草枯金风急”一句中使用的“风急”一词,见杜甫代表诗作《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霜晨火不燃”一句中使用的“霜晨”一词,见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蓬断草枯,凛若霜晨。”又见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六:“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据抗联老战士介绍当年东北抗联的露营生活:每天早晨天亮前必须把篝火弄灭,因为天亮后敌人的侦察飞机就出动了。为了防止暴露目标,及时熄灭篝火是基本的军事常识。“霜晨火不燃”的诗句,十分生动、贴切地描写了东北抗联的露营生活。《露营之歌》1939年油印版此处用的就是“霜晨”,某些版本此处用的“霜沾”一词不是原版的用词。在“振长缨,缚强奴”一句中使用的“长缨”一词,《汉书·终军传》有:“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越而致之于阙下。”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中有:“察属国之情形,务令受我戌索。壮孤岛之声实,恒使奋其长缨。”“朔风怒号”一句中使用的“怒号”一词,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关于“征马踟蹰”,此句在唐代监察御史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中可以找到:“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坠指裂肤。”典故的引用,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博学程度,引用的是否恰当得体则反映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

纵观《露营之歌》四段歌词,既有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又有对日伪统治下悲惨环境的揭露;既有征战途中艰苦生活的描述,又有对抗联战士蔑视困难、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的歌颂。字里行间,既有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又有对敌人的憎恨和对困难的蔑视;既有对信念的守望,又有对理想的期盼!

《露营之歌》套用古曲“落花调”填词,唱起来十分悲壮激昂。“(抗联时期)专业的作曲人肯定是没有的,他们只能是采取了一些比较巧妙的办法。比如说民间流传的歌曲、民间的歌谣,再就是采用一些国外的比较熟悉的歌曲来加以填词,还有就是一个采取一些我们的古曲。”军旅作曲家刘琦说:“这首歌的产生,它就是带着满腔热血,一腔热情,包括歌词的写作上没有什么华丽的词句,它就是直述,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那种环境。它是一个大调式的,它是正宫调,非常铿锵有力,唱上去以后,跟歌词结合得非常严谨。它的地域特色非常浓郁,而且是北方人那个性格,直爽、豪爽、豪迈。它是历史的符号!”

(本文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