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市容环境组打造一流城市市容环境

第六届进博会市容环境组打造一流城市市容环境

市容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竞争力、凝聚力

根据提高站位,精心筹备,以一流城市环境、一流服务保障,确保第六届进博会圆满成功的要求,第六届进博会市容环境组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打造“整洁、有序、温馨、安全、美观”的市容环境。

第六届进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已全面进入高标准、快节奏、紧运行的状态。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保障工作方案》确定了重点保障区域,以及环境清洁、难点整治、规范管理、美化提升、示范引领等5大类20项重点工作。

市容环境组39家成员单位共同发力,紧密协作,布置组合花箱4.6万组、维护邮筒1035个、治理铁路机场沿线或站容站貌数万平方米、改造居民区垃圾分类投放点290个、整治沿街商户橱窗2218处等。2439项保障任务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市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扮靓国展中心,提升全市环境

“四叶草”是进博会的核心“舞台”,作为主场馆门面担当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绿化布置于10月26日全面“定妆”,静待进博会开幕。

四叶草、熊猫“进宝”、“云山—梯田花海—河流—现代城市花园”……围着“四叶草”走上一圈,就能发现许多熟悉的绿化元素。

第六届进博会绿化布置延续了前几届风格,以“海纳百川、共享未来”为主题,主要在场馆的南广场以及西厅展开。角堇、百日草、孔雀草、一串红、向日葵以及水生植物等近20种、68万盆鲜花植被,由南向北覆盖1.05万平方米的南广场区域,全景展示中华大地锦绣缤纷的自然之美。

和往年不同,本届进博会广场景观增加了红色花卉的用花量,如红色百日草等,更好地营造喜庆热烈的广场氛围。

在大草坪上,新设的数字标志“6”,由百日草配合亚克力材料组合打造。这是一个进博会6周年的主题元素设计,由“内蕴乾坤、外向全球”的“6”和“充满希望、向世界打招呼”的熊猫“进宝”组成。“6”的外形轮廓如两条丝带圆融、顺畅地连接在一起,寓意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

在第六届进博会景观装饰中,灯光的作用依旧不可小视。南广场入口处,高达8米、直径1米的8根景观柱和镂空雕刻30种语言的“你好”将第四年亮相南广场,通过专业的管养维护,8根景观柱将以通透灵动的光影效果、焕然一新的色彩再次欢迎八方来客。

此外,洗地灯、林带探照灯、水下灯、星光灯、灯带、线条灯,在相应的景观内闪烁,让层层叠叠布置的花卉显得更明艳动人。

进博会期间,鲜花怒放、绿意盎然的不只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广场、陆家嘴等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均已打造完成。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围核心区内的诸光路、盈港东路、涞港路、崧泽大道、会卓路、徐民路东段等重点道路上,色彩鲜艳的地被草花已经种植完毕,花箱、三角梅花景、花墙、绿墙也已安放到位,五彩缤纷的马路“镶边”让许多路人都放慢了脚步。

深化高架摆花方案,全市在去年基础上新增了鲁班立交摆花,同时增加了沪青平立交、虹桥枢纽(南区)等区域的摆花规模,让四海宾客沿着“花路”前行,相聚进博会。

黄浦江两岸智能化监控系统和光影秀设施运行维护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虹桥商务区、苏州河14座桥梁、徐家汇、南京东路等重点区域的景观照明将代表上海的城市形象。

固化精细管理,保障精彩进博

市容环境治理方面,上海强化“五化(系统化、标准化、项目化、场景化、精细化)”长效常态机制,固化“挂图作战、销项管理、巡查检查、紧逼督办、市区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措施。

市道路运输局积极消除城市高架路上下匝道等交叉地带环境卫生盲区,完成9项高架(高速、桥隧)治理;虹桥商管委提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环境品质;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局深化车容车貌提升、机动车清洗场站管执联动,开展市区两级机动车车容车貌联合执法检查55次;申通集团开展地铁出入口专项治理,整改提升93座地铁车站站容站貌;机场集团、铁路上海局优化提升进出主要通道及周边绿化景观,营造浓厚的进博氛围。

全市还累计整治户外招牌3599块、户外广告1182块,治理薄弱区域41个、“脏乱差”回潮区域5个,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1728处。

市容环境检查市级问题整改平台启用后,截至目前已派发各类市容问题2569项,整改率为98%,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面貌。

深化全域门责制度,上海发挥842个自律自治组织作用,举办“扮靓新市容,我们在行动”市容环境保障活动,开展轨交站口周边市容环境大整治、高架匝道口环境卫生大清扫、街区环境面貌大提升、场所垃圾分类大巡查等“四大”市容环境清洁行动,开展相关活动共249场次,吸引5321人次参与。

最近,上海街头出现了不少趣味盎然的座椅。在北苏州路虹口段,一些木质的波浪形长椅和包厢形座椅与苏州河相映成趣,信使座椅则与上海邮政博物馆等历史建筑的气质相契合。在百草园街心花园,石凳有阅读功能,扫描凳子上的二维码,就能在线浏览鲁迅的相关作品。

截至目前,全市已优化提升1.9万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在静安寺街道、新华路街道、龙华街道、长寿街道等地,已有多家单位和居民捐赠或认领了公共座椅。

座椅只是缩影之一,抓住进博机遇,上海不断优化提升“美丽街区”建设,全市目前已建成615个“美丽街区”,覆盖率达37.6%,展示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精神风貌,市民满意度持续攀升。

青浦区:聚焦四大类工作,保障核心区“容貌”

2023年进博会核心区绿化景观提升项目的范围具体为国展中心核心区周边5条道路(盈港东路、诸光路、涞港路、会卓路、崧泽大道)1平方公里范围内,内容主要有道路绿化景观提升、花卉布置和花箱更新、进博会主题宣传及景点布置、诸光路西侧围墙退界等。

2023年进博会周边核心区景观提升主要包括四大类内容:

地被草花、花箱更新布置方面,主要包括核心区1平方公里范围绿地内3500平方米地被草花的更换养护、1517组道路花箱的更新。进博期间,人行道及主要节点布置三角梅花箱、花球等,中间隔离带以大花百日草为主,突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核心区景观小品布置方面,主要安排6处。其中,崧泽大道—诸光路东西两侧路口的设计理念为“多彩进博,喜迎进博”,布置了“进宝”小品;会展中心西大门设计理念为“共迎未来”,采用了江南风格的格栅;诸光路—盈港东路路口设计理念为“进博之环”,两侧配置三角梅花柱;“四叶草”南大门设计理念为“进博之光”,配置了众多景观灯光;涞港路绿地锦鲤小品继续保留,并适当优化地被草花。

诸光路西侧(徐民东路—盈港路)、盈港东路北侧(蟠秀路—诸光路)围挡退界方面,对原占用红线范围内临时围挡进行退界,总长度约505米,高度约3米,以垂直绿化围墙的方式喜迎进博。

国家会展中心南大门对侧大屏优化提升方面,从空间文化和景观效果出发,设计以“您好”为主题的小景。

闵行区:“全要素”“全区域”“全时空”

迎接进博会,闵行区的市容环境工作主要围绕“全要素”“全区域”“全时空”展开。

在要素上,闵行坚持把绿化建设、景观灯光、环卫保洁、水域美化、道路交通、街面整治等诸多要素融为一体,整体筹划、建管并举。其中,核心区域更换花箱1248个,改造新换各类花卉2万余平方米,建成水域景观带1.3万余平方米,打造美、洁、亮、序、畅的环境。

在区域上,闵行把进博会作为契机,大幅提升全域的市容环境,全区共组织开展市容环境优化建设任务69项、进博会市容环境保障专项项目24项,还实施了10座公园打开围墙、建成30座口袋公园和30公里绿道,实现3个单位绿地的共享开放,改造10座桥隧景观等,使全区充分感受到进博会市容景观保障的溢出效应,提升市民感受度、获得感。

在时空上,闵行强化常态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建设,比如,推行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解决市民晚上如厕问题。又比如,根据市容环境问题的特点,建立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为处理解决各类市容环境问题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