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名 多奇节

有才名 多奇节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京城长安人,唐代文学家、杰出诗人。杜牧出身名门望族,才华横溢,23岁就写出了流芳百世的《阿房宫赋》,一生留下数十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因诗文俱佳,世人拿他与杜甫相比,称杜甫为“大杜”或“老杜”、杜牧为“小杜”。杜甫和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牧与李商隐合称晚唐“小李杜”。与文坛上大放异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牧生活在唐朝由盛及衰之时,皇权衰微、政坛黑暗,其济世建功的愿望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一腔政治热情最终化为泡影。

出身世家 年少成名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京城长安的杜家迎来了家族的第十三个孩子。按照唐代习俗,这个孩子的小名叫杜十三,他就是杜牧。杜牧出生时,祖父杜佑在这一年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官居宰相。不仅如此,杜佑还是一名博古通今的学者,曾用36年撰成《通典》200卷,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了中国史学史的先河。年少的杜牧就是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中成长起来的。

杜牧9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祖父杜佑去世。两年后,父亲杜从郁也撒手人寰。短短两年时间,杜家突遭变故,日渐衰落。为重振家门,杜牧立志求学,“读书为文,日夜不倦”“苦心为诗,务求高绝”。在励精积学、潜心钻研的同时,他还心系动乱迭起的不安时局。当时,唐朝正值边地多事之秋,戎狄暴乱横起,而朝野上下却苟且偷安、麻木不仁,杜牧感时伤世、激愤难平,写过许多策论咨文。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20岁的杜牧已经博通经史,对治乱与军事都颇有研究。

很快,让他名扬天下的机会来了。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尽管危机四伏,当时的唐朝最高统治者依然“好治宫室”,大兴土木,且“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对此,杜牧既愤懑又痛心,于是写出了名篇《阿房宫赋》,借秦始皇穷奢极欲导致亡国之事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免得让后人哀叹。文章最后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年后,杜牧又写下了《感怀诗一首》,鞭挞藩镇的跋扈,揭露朝廷的无能,描绘出一幅晚唐的西山落日图。其中“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更是抒发了他空有雄心而报国无门的苦闷。

这两篇诗文一经问世,杜牧名声大振。一年后的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以“内定”的方式,被当时的主考崔郾授予第五名的好名次。据说当时是太学博士吴武陵亲自跑到主考官崔郾面前举荐杜牧,手里拿着的正是《阿房宫赋》,要不是因为前四名都已定,恐怕第一的名号非杜牧莫属了。

进士及第后的杜牧心情大好,遂作《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诗人的豪情万丈和意气风发跃然纸上。之后,他又通过了吏部的考试,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正式步入官场。

文采飞扬 人如其诗

都说时势造英雄,个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和条件。在唐朝走向衰败之时,即使如杜牧一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也很难在政治舞台上有所建树,再加上他的性情和政治头脑,并不适合复杂的官场,于是从26岁入仕到49岁去世,他23年的从政之路崎岖坎坷。杜牧将自己困踬不遇、怏怏不平又壮心不衰、济世情切的复杂情感写入诗中。这些诗歌见证了他的成长,也奠定了他在唐朝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杜牧追随翰林学士沈传师来到安徽宣城,开启了幕府生涯。唐朝穆宗、敬宗、文宗时期,大力提倡佛教,僧尼之数大增,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大和七年春(公元833年),杜牧由宣州经江宁前往扬州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来到江南,他不禁想起当年南朝虔诚事佛、误国害民之事,遂写下《江南春》这首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创作此诗,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朝统治者的委婉劝诫。随后,他到扬州任职,两年后被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但仅仅几个月后在朝廷受到排挤,又被分派到东都洛阳。在东都任上,杜牧逃过了同年发生在长安的甘露之变,但这一事件对他的影响很大,使其感受到官场的险恶,心境也由此发生转变。他在《题敬爱寺楼》中写道:“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从此,杜牧远离政治中心。在洛阳,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唐文宗开成三年冬(公元838年),杜牧由宣州幕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次年春,赴京就职。虽然一直混迹官场,但都是担任清闲的职务,一身才华,不得施展,一首《自宣城赴官上京》表达了杜牧的无奈与惆怅:“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诗中道尽落魄诗人的胸襟,既有风流倜傥之韵,又有豪迈雄浑之气。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宰相周墀的帮助下,杜牧内迁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在回京路上,他路过金陵,夜泊秦淮,想起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致亡国之事,感慨万千,写下名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醉生梦死、不吸取教训的唐朝统治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被《唐诗别裁》评价为“绝唱”。

除此之外,杜牧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还有一些描摹赞叹自然美景的诗句,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我们从这些诗中不难发现,他的创作尽管不乏恬淡从容之风,更多的还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有感而发。他的诗与自身命运、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从青年时期的雄姿英发,到中年时期的苦闷挣扎,再到后来的超然脱俗,写不尽晚唐一代诗人被时代浪潮所裹挟的无奈与苍凉。

施政有道 为政清廉

今天,人们提起杜牧,大多谈及其过人的诗文天赋,其实他也曾做过地方官,施政一方。

唐武宗会昌二年春(公元842年),杜牧受到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排挤,被外放到黄州担任刺史,然后又迁池州与睦州做了6年的地方官。当时的黄州不仅是偏僻之所,还兵连祸结、战火纷飞,官不曾安位、民不得聊生,被京官视为“鄙陋州郡”。杜牧到任黄州后,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不扰民,甚至达到了“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的地步,另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尽心尽力为百姓做实事。

黄州曾为李希烈叛据之地,境内豪强武夫猖獗横行,州县吏胥也利用职务之便,横行乡里、夺财敛物、欺压百姓。杜牧痛下决心澄清吏治,严令吏胥、乡正不许向百姓索取过节性酒费,还减免了官府向农民征收的丝谷租赋。同时,他以身作则,“家似野人居”,以清苦生活为地方官吏作表率。他劝课农桑、大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宣扬孔子思想,他扩建孔庙,拜谒孔子圣像,亲自改孔庙名为“文宣庙”,并在庙中设置学堂,教化士民。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亲自讲学,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下去。据说讲学之时,周边的百姓能聚集数百人之多。会昌三年夏,黄州发生特大旱灾,他组织百姓抗旱救灾,并写下《祭城隍神祈雨文》,为民请命、以身当之。

在黄州主政期间,杜牧为政清廉、勤政爱民,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明代《黄州府志》赞其“有才名,多奇节,吏民怀服之”。会昌四年九月,杜牧迁任池州刺史,离开黄州。两年后,武宗崩,宣宗即位,牛党得势,杜牧不仅没有高升,反而被贬到更远的睦州做刺史。在睦州任内,他作《上盐铁裴侍郎书》,深刻指出睦州盐政存在的弊端,并坚持改革盐政,为百姓所赞颂。

唐宣宗大中五年秋(公元851年),杜牧由湖州刺史拜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二年迁中书舍人。对于这次归京,杜牧以流落西归定义。他在《隋堤柳》一诗中写道:“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对仕途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完全没有了“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那种志向。所以,此次回长安,杜牧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修葺樊川别墅上。他拿出在湖州任职时的全部俸禄进行修缮,竣工后,邀请亲朋好友游赏饮酒,日子过得洒脱超然。大中六年,49岁的杜牧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杜牧一生,得意一时、沉沦半世。尽管深具经邦济世之才,忧国忧民,为施展抱负苦苦追寻,但一直未遇风云际会的良机。值得庆幸的是,杜牧以他的诗文才情,留下了多篇佳作,让自己的生命在历史的烟尘里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温暖且明亮。

(作者简介:郭一超,北京联合大学团委讲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