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的自动导向车(AGV)智能通关及集装箱监管场所通过呼和浩特海关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全线贯通。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6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员流动高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持续优化、整体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平均每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创历史新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从丝路“驼铃”的绵延不息到现代交通的错综复杂,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日前有一组数据发布: 我国已组成15.9万公里的铁路网、4.5万公里的高铁网、544.1万公里的公路网、18.4万公里的高速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交错的桥梁路网连通起流动的中国,映照着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实力和经济活力,勾勒出“流动中国”的时代缩影。
航空航海通达全球,释放流动中国经济活力。“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高铁、公路、隧道、桥梁纵横在祖国的山河腹地,打通了制约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了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助力各路资源高效配置,在流动中塑造了一个个活力迸发的经济圈,释放流动中国的新动力。
航空航海通达全球,凸显科技中国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从太空到深海,中华民族无数的创新故事正持续上演。蓝天之下,大飞机翱翔天际;宇宙之间,神舟飞船太空漫步;碧波之上,“爱达·魔都号”巨轮扬帆远航……可以说,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已成为现实。实践证明,中国自主创新的精神力量将不断赓续壮大,为时代的跨越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航空航海通达全球,连接中外互利行动道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资本、商品、资源、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从中欧班列畅通运行到雅万高铁建成投运,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到蒙古国“草原之路”,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实现了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让“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设施联通走深走实,书写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利互惠、互交互融的新篇章。
站在万物互联、世界互通的时代节点,中国已迎来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行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我们既需要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流通融合中寻机遇、谋发展,共同绘就“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流动中国美好画卷。(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