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苏剑: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4)

美国的科技创新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美国和德国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二战后,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等现代科技产品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微型化和互联网普及,这些科技成果逐渐进入家庭,为美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美苏冷战时期两国科技创新的不同结局也值得关注。尽管两国都进行大量科技创新和军备竞赛,但苏联最终解体,美国取得经济高质量增长。这背后原因与两国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上的根本区别,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经济增长质量。

美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很多受军方委托。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并盈利。盈利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增加GDP和税收。政府更有财力扩大军品研发支出,资金流入企业,用于开发新武器和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再次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更多收入和利润,为政府带来更多税收,形成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尖端武器开发出来的技术常被列为国家机密,难以在经济中利用,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这些技术停留在军事领域,对经济影响微乎其微。税收未增加,但政府为争霸不得不继续投入军品研发,只能从传统部门抽调资源,削弱这些部门,抑制科技成果产生。最终,苏联经济形势恶化,经济问题引发政治连锁反应,导致解体。

这一过程表明,同样是军备竞赛,美国因市场经济体制胜出,苏联因计划经济体制失败,体现了两种经济体制对科技创新刺激作用的差异。市场经济中个人追求利益的动机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计划经济中,劳动者创造性和主动性受限,科技进步动力较弱。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最终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美苏争霸历程展示了不同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当然,即便是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能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技术进步。某些技术能为开发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例如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然而,科学进步不仅限于应用技术的发展,还包括新知识的发现。新知识的发现往往偏向理论性强而应用性弱,导致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开发难以直接盈利,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纯学术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发掘新知识,可能为未来科技进步奠定基础,但它们本身通常不具备商业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支持这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

基础研究需要政府的支持,而应用科技领域的研究可以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来承担,因为这些研究具有盈利潜力。政府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最终,科技进步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的协同作用,以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

总结而言,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实现高质量增长,这指的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避免出现系统性或全局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确保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增长。

在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是一个常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保证需求的质量,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部分,其中出口质量最高。对中国而言,扩大出口是重要的策略,因为出口产品在国外的使用效果和收益与本国关系不大,重要的是顺利获得出口收入。

消费质量可以通过边际效用来衡量,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质量越高。投资质量可以通过预期收益率来衡量,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质量越高,这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的概率。如果投资和消费的质量都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规模就会增大,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政府税收,有助于防止政府债务危机的发生。

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在于需求的高质量增长,这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保证消费和投资的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效用,为企业带来更高收益率的项目,从而保证需求的质量。

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首先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这最终会推动新产品的开发、旧产品性能的改善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此外,加强对外开放也非常重要,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可以获得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科技进步。

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又需要在改革进程中特别强化科技与教育体制领域的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我们要为科研人员和整个科研行业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之中。总结而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改革、开放与创新。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