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个结合”的提出及其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
(一)“两个结合”的提出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两个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阐述了“第二个结合”,并且使用了“贯通”与“融通”的讲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及其思想来源,揭示了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揭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方法与方向,指明了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
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上述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四方面基本认识:第一,要从全部党的历史出发,在大历史观中看待“两个结合”;第二,“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第三,“两个结合”的提出体现党的理论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第四,要从“两个结合”出发,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