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力基础
中国在国际上到底是什么地位?对此,国际社会持有不同看法。有人将中国抬得很高,也存在不看好的声音。我认为,中国的国际角色是复杂的、多样的。以“三个世界划分”作比,中国既不是单纯的第一世界国家,也不是单纯的第三世界国家。可以说,我国一只手已经伸入第一世界,一只脚还落在第三世界,整个身体的绝大部分留在第二世界。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遥遥领先,但另一方面,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一)经济方面
2008年,中国GDP总量排在世界第三位,增速9.65%。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第二位。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在全球新冠疫情暴发的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二)军事方面
2013年,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统计,美国军事预算高达600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军费开支为1122亿美元。这个数字仅是美国的五分之一。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达到1978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6%。军事大国美国的军费支出达到76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0.9%,占到全球总军费的39%。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以2424亿美元和897亿美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中俄两国的军费总和只有美国的四成多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从2013年中国军费仅占美国的五分之一,到2022年我国军费占美国军费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军事实力明显提升。
(三)国际影响力方面
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中国的出资份额有很大关系。2010年4月,我国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提高1.65个百分点,从2.77%升至4.42%,由第六大股东国跃升至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股东国。同年11月,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从3.65%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201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
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G7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总和为25.7%。其中,美国贡献率最高,达到了18.6%。所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遥遥领先。
(四)科技方面
近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航空航天、尖端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涌现出大批人才。但是,同我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仍存在短板和弱项。比如,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本土培养的人才中,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我相信,既然有了第一个获奖的人,未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大学的世界排名不断向前,未来这块短板一定会补齐,我国综合国力也会迎来大幅提升。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第一,关于领导力量,要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关于目的,要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三,关于宗旨,要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关于我国外交的底色,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我们的底色是社会主义,这意味着我们的外交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外交方式。
第五,关于实现路径,要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我们推崇的是和平发展的外交方式,决不巧取豪夺,决不依靠剥削一部分人、压迫一部分人,甚至消灭一部分人,来实现自己国家的繁荣富强和自己国民的富裕幸福。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朋友,增进了解和友谊,而非树敌。中国外交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既把自己的发展作为带动他国发展的机会,也将他国发展视为自己发展的机会,不搞零和博弈。
第六,关于底线,要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根本利益,经济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另外,一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是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国家利益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其所追求的国家利益也是不同的。
第七,关于我国的外交风范,要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中国外交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源自我国独特的文明演进历史,由我国独特的国情所决定。
总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自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特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