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李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际交往回顾(3)

(二)主要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思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的转变。

第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突出和平发展到强调国家利益,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实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义利兼顾的原则,两者不能偏废。我们追求的是平等,“不称霸”的意思是我们即使足够强大也不会损害他国利益,“反对霸权主义”的意思是我们决不允许他国以各种形式欺辱我们。

第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服务国家战略利益,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外交,现在我们更多以综合考量为主,整体推进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的外交工作,比如综合考量高级政治关系和低级政治关系。什么是高级政治关系?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战略关系、政治关系、外交关系,属于高级政治关系。什么是低级政治关系?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属于低级政治关系。高级政治关系和低级政治关系之间,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只是利于讲课和研究的划分方式,也可将其分为第一层次政治关系和第二层次政治关系。同时,我们要义利兼顾,既要考虑道义原则、公平正义,也要综合考量切身利益。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如何实现义利兼顾,即国际道义与自身利益要实现平衡,我们的付出和收益也要实现平衡。“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每次都高朋满座,达成系列合作成果。这背后体现的是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打铁必须自身硬,有实力才会有影响力。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坚实的实力基础,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二者构成互相支撑、互相服务、相辅相成的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历史证明,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少不了周边国家的支撑作用。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上曾出现过朝贡体系,以中国为核心,按照五服理念的亲疏远近,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朝贡体系存在了上千年,一度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和平崛起要为周边国家带来积极作用,以消减周边国家对我国崛起的担忧与怀疑。我国要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是仅和大国来往的外交,而是展现大国胸襟、大国气度、大国风范,肩负大国担当和大国道义的外交。我们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睦邻外交。

第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工作。我国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要尤为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一带一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兼备,我们要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互利共赢。此外,我国主导设立丝路基金,创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功举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渐上升。

第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视国际机制、制度设计和建设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此外,中国领导创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与巴西、俄罗斯、印度一同开启了金砖国家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以中国的城市上海命名,可见中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金砖国家的机制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成员国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越来越多的国家有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所以,不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也在提升。

第八,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主张真正的多边主义、平视外交,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从世界地图上看,我国与俄罗斯是隔江相望的邻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邻国,与印度是隔山相望的邻国,与美国之间仅是一洋之隔,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大国同在一块大陆上。我们要重视与这些大国之间的关系,推行平视外交。比如,我国与俄罗斯建立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之间,竞争与合作共存,要立足稳定。事实上,所有大国之间,都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竞争与合作所占比重,决定了大国关系的性质。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