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所以,必然由党来领导我国的法治建设。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重中之重,对这一点不能有任何怀疑、任何动摇,产生任何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同时,坚持党的领导,要注意一些具体问题,要进一步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如何让党的领导能力更强、方式更科学、地位更巩固?那就是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并通过严格执行、公正落实等方式,让全体国民都愿意跟党走,让人民能发自内心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最终目的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学习、践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的目标任务、评价标准就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西方国家的法治道路始于近代,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且取得很大成果。但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要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而是中国式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因而我们要走的法治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存在,法治建设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要求,但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实现路径。我们不能将美国的、德国的、法国的道路当作矛盾的普遍性,直接照搬,这些国家的道路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美国的法治与英国的、德国的法治不一样,即使他们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也各有不同。相对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治道路肯定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而且不同国家间也有明显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全面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今天的成功与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文化,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我们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法治建设的优秀成果。
第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并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这就是说,党自身也要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如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后,自己不遵守,这就不是法治国家;只有所有人、所有组织、所有政党都按照宪法办事,严格地在宪法范围内活动,才是真正的法治国家。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坚持国体和政体的前提下,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