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赵卯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4)

第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面。我国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立足点。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之相对的,自然也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上文基础上,我们更加明晰这一点,那就是我们决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法治体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建设不只涉及某一方面,而且关乎整体发展,要实现一体建设。以法治政府为例,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行政权力限制在人民制定的法律准绳中。要认真履行职权,不能越权,或滥用权力,要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依据法律管理社会的同时更要依据法律管理自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各环节法治工作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在当今社会,建设法治国家不能只局限于自身情况,也要观照到世界全局。在国际交往方面,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通过综合考虑我国自身情况和相关国际惯例,制定关于外国人和外国机构涉华的相关法律,让外国人自觉遵守法律,从而实现对我国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的维护。

第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再好的法律、制度只有落实才能发挥作用。怎么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法治队伍。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打造一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另外,除司法系统外,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包含其中,属于广义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同样要严格依照法律办事。

第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干部本人不遵守法律,那么这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都很难推进法治建设。所以,我们在选拔、考核领导干部时,就要提出严格要求,要让领导干部真正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使其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放心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遵守法律、敬畏法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