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义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时代以来伟大变革的最主要成就。这一伟大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标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一)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对“三大规律”的揭示和把握,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野,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一系列原创性重大观点和论断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第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将管党治党与治国理政贯通起来;系统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找到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强调党的初心使命,概括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党长期执政的精神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水平;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增强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系统阐释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第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提出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科学认识两大社会制度关系的新思想;作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对话,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等。
这些新认识新论断都是在“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集中形成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大规律”的认识。
(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
在任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此,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发展形成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有机统一、逻辑严密的“成套设备”、“一块整钢”,对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正确方向和政治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发展,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处于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二,制定科学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安排。在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性特征和中国特色基础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现代化理论上的突出贡献。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层面稳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明确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国家安全建设、军队国防建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国外交、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完整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三,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效避免各种形式的“现代化陷阱”,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破解各种外部压力和环境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大基本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
(三)充分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两种表述相互关联,但各有侧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侧重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21世纪马克思主义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形态。因此,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义不仅是就中国而言的,而且也是就世界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一是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二是重新书写人类现代化叙事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道路,为世界贡献科学成熟的现代化经验,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神话,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三是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以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顺应并引领21世纪时代发展潮流,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努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四是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成熟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一系列新文明观念,摒弃“文明冲突论”,积极发展符合人类福祉的新文明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空间。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并重点阐释的重大理论命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内涵以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根本途径和重大意义的认识。从基本内涵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开拓与创新,两者辩证统一于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从根本途径上看,“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逻辑的最新表达和集中概括,反映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既落地生根又枝繁叶茂的时代需要。从重大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以民族复兴为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遵循,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标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永无止境的伟大事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