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徐祥临 | 把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动向: 以“两个确保”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徐祥临-专家

徐祥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理论看点

点此浏览课件

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精干、聚焦

如何学深悟透包括中央一号文件在内的党和国家政策文件?我认为要从文件导言入手。这对我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政策文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认真对待导言中反复出现的重要表述。很多文件导言中都会有一段类似的表述,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反复出现的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高度重视。因此,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到“三农”工作,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比如,2022年出版的《论“三农”工作》,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稿61篇。另一方面,要对照前期同类文件导言中的相同与不同,两者并重。1982年,党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之后到1986年又连续发布了四个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中央一号文件主题重回“三农”工作。2004年到2025年,党中央连续发布了22个中央一号文件。因此,对照以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导言部分,要做到相同表述和不同表述并重。相同表述是根基。比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这段表述就是相同的,是理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根基。而不同表述就是学习这一文件的重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一是精干,也就是篇幅短了,从以往最多的11000多字缩减到现在的7000多字,内容更加精干。二是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是粮食安全问题,内容占比1/3。

总的来讲,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最重要的是学,要学深悟透,抓住重点。而抓住重点,就要抓住“两个确保”,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一重点。

二、坚定“两个确保”信心,直面问题

在“两个确保”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基础。直白地讲,要解决贫困问题,首先是解决“吃饭”问题,然后才是解决就学、就业、就医、居住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就要做到粮食数量充足、质量良好。

那么,什么是粮食安全?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粮食。我国的“粮食”口径比世界上通行的“谷物”更加宽泛。所谓谷物,就是禾本科植物的籽实,包括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以及高粱、小米等杂粮。而我国的粮食,除了谷物,还包括豆类和薯类,比如大豆、绿豆、马铃薯、山药等。据统计,我国粮食作物中,谷物占82%,其他占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不断发展。1970年之后,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600斤左右,人们主要靠谷物,也就是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来填饱肚子。1980年之后,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到800斤左右,肉蛋奶被端上国人餐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升,2020年以后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到1000斤左右,粮食安全标准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我国现在的口粮主要是稻谷和小麦,长期以来的自给率都超过95%,谷物不包括大豆,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可以说,我们的口粮供给是充裕的,是可以保证百分之百自给的。但是,粮食产量还面临一些缺口,主要是大豆,需要通过进口平衡国内粮食的供求。我国进口大豆,一方面是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是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2024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1.58亿吨,大豆进口量超1亿吨,占比66%。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监审:赵冠霞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