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宣讲“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活动走进丰台区,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举办。特色宣讲融合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文艺工作者表演等多种形式,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传递到群众身边。丰台区委党校教师代表、丰台区国资委、南中轴管委会、西罗园街道70余名干部群众现场聆听。
特色宣讲
市社会科学院史志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福美以《北京中轴线绽放时代新光彩》为题,从走进中轴线、读懂中轴线、保护中轴线三方面展开宣讲。
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办公室干部张欣雨以《北京中轴线的守望与新生》为题,分享了首都文物人历经12年,成功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艰辛历程与感人瞬间。
北京曲艺团演员陈娜娜、周春元、柴旺里一曲西河大鼓《春归燕》,通过北京雨燕的视角,带听众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多个遗产点,领略古都北京中轴线的壮丽美景。
观众感言
宣讲报告形式活泼生动、内容深刻丰富,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张瑞婷
丰台区委党校教研处讲师
今天不仅是理论学习,也是文化共鸣,是思想与艺术的“双向奔赴”,“理论作魂、文艺搭桥”的新形式让我深切感受到理论宣讲应该既要像“北京的中轴线”般立得住根基,也要如“春归燕”一样飞得进百姓心坎。今后,我将更多借鉴这种“接地气、有热气、聚人气”的宣讲模式,在理论传播中更多融入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特色,让党的创新理论既保持“真理味道”,又充满“生活气息”,真正实现从“声入耳”到“心共鸣”。
王一宁
南中轴管委会干部
自2024年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南中轴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关注,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常说中轴线是展现了大国首都威严的历史轴线,作为中轴线的南延,目前丰台区已经布局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都规划展览馆等一批国家级文化设施,地区产业布局初见规模,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燕景台成为北京南城的网红打卡地。今后南中轴也会奋力追赶,立足首都文化功能建设,形成展示我国文化自信的未来轴线。
蔡一熙
西罗园街道“青话西罗”宣讲团团长
本次宣讲融合理论高度、百姓温度、文艺美感,启发我们学习市级特色宣讲的多元模式,发挥基层优势,扎根百姓生活,挖掘身边故事,将理论政策与百姓故事、戏曲艺术等多样表现形式深度融合,把“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叙事。我们青年宣讲团将走进社区、走进群众,让宣讲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力量,以基层之力绘就南中轴发展新篇章,让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
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团共组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长城文化、北京中轴线、京产文艺创作、文明交流互鉴6支宣讲队伍,由首都高校教师、社科理论专家、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宣讲员和北京曲艺团演员组成。特色宣讲团于3月至7月,深入全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宣讲,通过北京时间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云宣讲,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能领会、可落实。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理论宣讲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