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金国坤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现路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通过出庭应诉,我们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如果将法治建设看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法治工作队伍就是为其添砖加瓦的建设者。法治工作队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门队伍,二是法律服务队伍。专门队伍包括立法队伍、执法队伍、司法队伍。要提高专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法律服务队伍包括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等。《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加大乡村(社区)普法力度,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北京市提出,推进“法治明白人”工程和“法治帮扶”工程。“双工程”获评第七届“法治政府奖”。推进“法治明白人”工程,即着力培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明白人,聚焦各级法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副职等。推进“法治帮扶”工程,即市与区、区与街乡镇层级间开展的法治帮扶,示范区与创建区区域间开展的相互帮扶等。

(三)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通过责任督察和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法治社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范围广,要推进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仅仅依靠普法,远远达不到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实践。比如,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浙江省桐乡市首次提出“三治融合”的理念,即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推动乡村治理。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要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全民守法,建成法治社会,才能谈建成法治国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