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公布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即日起,个体工商户开店、农民办农家乐等需要申请用电的,都可以享受免费接电。我们初步测算,预计五年可以新增受益群体150万户左右。”同时,他还提出“供电企业要明确用电报装标准,并向社会公开,从实际用电需求、用电设备特点等方面,为民营企业精准匹配容量需求,及时保障民营企业用电需求,更好地为广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5月13日,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走线验收工作。(马华斌 摄)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拓展“三零”(低压用户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对象,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提升低压接入容量上限。在现行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基础上,国家又新出台“免费接电”政策,这一政策看似免去的是几百元、几千元的接电费用,实则点亮的是众多小微经营主体的希望之火,更是给千千万万想创业、谋发展的普通人,递上了一把“金钥匙”。
政策虽小,撬动的却是大民生。免费接电,看似减的是成本,实则暖的是人心。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哪怕开个小店,从房租到装修,从进货到招人,处处都得开销。以前,仅是申请用电的费用,对不少创业者来说是个“拦路虎”,农村如果办农家乐,还得担心电网靠不靠谱、电压够不够稳。免费接电,免掉的不仅是接电费用,还有创业者肩头的负担,更是在细微之处优化营商环境,以电力为支点,撬动起市场活力。据国家能源局测算,五年内将新增150万受益群体。
免费接电,夯实的是发展根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家小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毛细血管”,却是经济肌体的活力源泉。浙江义乌的一位小商品店主算过一笔账:以前接电得花5000多元,现在全免了,省下的钱够买两台冰柜。北京某卤煮店老板也测算,用了供电公司的“能效账单”服务,调了冰柜温度,每月电费少交800元。农村电网曾是乡村发展的短板,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让不少好项目“望电兴叹”。如今,国家每年投入数十亿元改造农村电网,2025年已下达50亿元专项资金,解决农村供电难题。这就好比给乡村发展装上了新引擎,让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些新事物,能在农村扎下根、结出果。
服务升级,体现的是治理智慧。免费接电,眼前看是便利,长远看是布局。这项政策并非孤立存在,它背后是“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升级。过去,办电要跑腿、要盖章、要花钱;现在,手机一点,电力就来。有些地区推出“共享电源”,扫码就能用电;农村的“电力驿站”,服务送到家门口。这些创新,不是技术的炫技,而是治理思维的转变——从“管理者”变“服务者”、从“要你办”到“帮你办”、从“项目等电”到“电等项目”,彰显着国家对小微经济的重视,对民生冷暖的牵挂。通过减免接电费用直接降低创业门槛,让政策红利向民生领域倾斜,助力早餐店、农家乐、民宿等小微经济体成长,既能增添城市烟火气,又能激活乡村新业态。以电力服务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变革,为市场主体注入敢闯敢试的信心。
小微活,经济活;小微兴,百业兴。中国经济的韧性,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藏在田间地头的农家乐中。免接电费,不仅是一项服务升级的电力新政,更是经济棋局中的关键一子。电稳了,心就定了;电足了,发展就有劲了。免去的是接电费,点亮的是万家灯火,激活的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宣讲家网 文悦)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