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党员课堂】贺新元:“两个答案”贯穿于百年大党的赶考之路(2)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两个答案”有机结合的接续推进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继续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深相结合,使“两个答案”在制度建设、思想整风、纠错实践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化。党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牵引,确保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坚持以整风整党为抓手,广泛听取人民意见,不断纯洁党的组织肌体;坚持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中回应人民期待,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同步推进。在这一时期的接续奋斗下,党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益探索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继续深化“两个答案”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加强政治体制建设,确保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易出现脱离群众、权力异化等危险,必须建立制度性渠道,确保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常态化、规范化。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正式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参与立法、审议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等各项权利,确保人民对党的监督畅通无阻。同时,党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组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广泛带动其他监督。此外,党探索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立法、决策、监督等各项权益。这些制度的初步建立,开辟了党在执政条件下广泛接受人民监督的新路径,为推进自我革命提供群众支持的深厚伟力,为防止权力自我膨胀与脱离人民群众打牢制度根基。

第二,借助整风整党,助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深度融合。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这是党自觉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步骤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批评和监督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开门整风”,鼓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帮助党整风,坚决防止关门整风、妨害工作。整风运动内容聚焦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三大作风问题,力求“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整风运动大力“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这无疑是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沉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声音的一大生动体现。为此,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普通工人农民纷纷通过座谈会、信访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提出大量批评意见和建议,指出部分干部脱离实际、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等问题。党也在中央机关和部分地方单位建立专门受理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广泛接受群众来信来访。通过此次整风运动,许多党员干部耐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自我剖析问题、作出公开检讨,有效促进党的思想作风转变。整风运动初期,党员干部广泛听取人民心声,自觉正视问题,主动改进问题,生动体现着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辩证统一的鲜明特色。

第三,在实事求是的纠偏中,坚持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相呼相应。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在总结经验教训、听取基层反映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深刻反思。1962年1月至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广泛听取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真实意见。会上,刘少奇同志在代表党中央作报告时指出:“一切党员干部,凡是还没有真正懂得党的群众路线的,都应该从头学起。”大会期间,许多地方干部直言民众疾苦,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不少中央领导同志都作了自我批评,并鼓励与会者敢于提意见讲真话,切实达到“出气”、满意的效果。1961年,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党在回应人民疾苦、接受内部监督中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把自我革命作为维护党群血肉联系和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无疑是彰显“两个答案”辩证统一的典范。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对“两个答案”有机结合的深化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深化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有机结合,赋予“两个答案”更加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内涵。党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口,拓宽人民有序参与和监督的渠道,不断强化倒逼党的自我革命的外靠动力;以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为着力点确保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在改革开放轨道上同步推进;以深化反腐败斗争为重要抓手,持续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探索实践,党不断巩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答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大命题,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使“两个答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相互促进、同向发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效能。

第一,拓展基层民主实践,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双向发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拓宽人民有序监督的制度渠道,从而帮助全党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1978年以后,农村基层组织迅速恢复,村民自治制度逐步推广。198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特别补充了村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此确保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形成常态化监督。同时,信访制度在1977年后得到系统恢复和规范。中央及各地设立专门机构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为人民表达批评意见、反映问题、参与监督提供重要渠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议事会、群众评议干部、民主听证会等形式日益推广,为广大人民群众就党员干部的作风、廉政、履职等方面进行监督提供多样化平台。这一系列基层民主实践,不仅拓展人民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反过来为党扎实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强大动力,推动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回应好广大人民诉求,充分体现“两个答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深化结合,不断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加强党性党风教育,深化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互动结合。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弱化、作风问题突出等问题,中共中央于1998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简称“三讲”教育)。一方面,党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把人民监督贯穿全过程。各地普遍通过开设征求意见信箱、组织座谈评议、进行民主测评、开展专线电话等形式,畅通人民群众批评建议渠道,推动领导干部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另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紧扣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剖析自身思想上的问题与实践中的不足,并采取坚决措施予以纠正。据统计,两年来,全国参加“三讲”教育的党政领导干部共70万人,直接参加听动员报告、填写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和帮助整改的干部群众有500万人以上。此外,党在2005年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2008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2010年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等,有力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深度融合,实现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部作风切实改进,人民群众对党整顿作风的认可度显著提升,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一博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