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的内在逻辑理路(2)

摘要: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和广泛的有机互 补性,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我们党在回应历史考验和时代召 唤中不断深化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最为有力的内外支撑,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石。

一是推进政治体制建设以确保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执政党长期掌握政权后最易出现脱离群众、权力异化等危险,因此必须建立制度性渠道,确保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推进实现常态化、规范化。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通过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参与立法、审议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等各项权利,确保人民对党的监督畅通无阻。同时,党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组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广泛带动其他监督。此外,党探索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立法、决策、监督等各项权益。这些制度的初步建立,开辟了党在执政条件下广泛接受人民监督的新路径,为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群众支持的深厚伟力,为防止权力自我膨胀与脱离人民群众打牢制度根基。

二是借助整风整党助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深度融合。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是党自觉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步骤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批评和监督的重要实践。这无疑是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沉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声音的一大生动体现。为此,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普通工人农民纷纷通过座谈会、信访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提出大量批评意见,指出部分干部脱离实际、贪图享乐、办事脱离群众等问题。党也在中央机关和部分地方单位建立专门受理批评和意见的渠道,广泛接受群众来信来访。通过此次运动,许多党员干部耐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自我剖析问题、作出公开检讨,有效促进党的思想作风转变。尽管随后反右斗争出现偏移,但就整风初期而言,党实实在在地以极大的政治勇气自觉暴露问题,广泛听取人民心声,主动改进自身问题,生动体现着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辩证统一的鲜明特色。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党对“两个答案”有机结合的深化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深化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有机结合,赋予“两个答案”更加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一是拓展基层民主实践以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双向发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拓宽人民有序监督的制度渠道,从而帮助全党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1978年以后,农村基层组织迅速恢复并加强,村民自治制度逐步推广。198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以修订并正式实行,特别补充了村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此确保广大群众直接对基层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形成常态化监督。同时,信访制度在1977年后得到系统恢复和规范。中央及各地设立专门机构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为人民表达批评意见、反映问题、参与监督提供重要渠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议事会、群众评议干部、民主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日益推广,为广大人民群众就党员干部作风、廉洁、履职等方面进行切实的监督提供多样化平台。这一系列基层民主实践,不仅拓展了人民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反过来为倒逼党扎实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强大动力,推动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回应好广大人民诉求,充分体现“两个答案”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深化结合,不断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是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以深化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互动结合。为解决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弱化、作风问题突出等问题,一方面,党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把群众监督贯穿全过程。各地普遍通过开设征求意见信箱、组织座谈评议、进行民主测评、开展专线电话等形式,畅通群众批评建议渠道,推动领导干部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另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紧扣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剖析自身思想上的问题与实践中的不足,并采取坚决措施予以纠正。

三是深化反腐败斗争以锻造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强大合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意识到,抓改革开放的同时也要抓惩治腐败。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的壮阔历程生动体现着全党推进“两个答案”有效结合的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恢复和强化纪律检查体系、制定廉政法规、设立反腐机构、严肃查办大案要案等方式方法,锻造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强大合力。1980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首次以规范性文件明确党员干部必须“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党严肃查处成克杰、胡长清、王守业等一批重大腐败案件,充分体现党勇于正视自身问题、以自我革命清除害群之马的坚定决心,也直接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清廉政治的强烈期待。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施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持续推动“两个答案”的良性互动,助推自律和他律相得益彰。

(四)新时代党对“两个答案”有机结合的创新升华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更高的历史自觉和更强的战略定力,坚定扛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一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丰富发展“人民监督”的第一个答案,另一方面明确提出“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并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两个答案”的有机结合,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着力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党通过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巡视巡察工作、实现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等多项举措并举,使“两个答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实现互促共进,彰显着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其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人民监督的深化发展,为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更为深广的动力源泉。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大大深化人民监督的广度与深度,不仅贯彻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保障人民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以此为党推进自我革命注入更为深广的外部动力支持。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通过设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探索“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进万家”等活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畅通网上信访、阳光问政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监督网络;推广“接诉即办”机制,打通抓落实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等创新形式,全面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深度监督、全面实践,为党及时发现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各类问题提供重要支撑,激励党在新时代不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进一步促使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又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不断赢得群众信赖信任。

其二,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指向自我革命的落地回响,给人民监督带来更为坚定的回应关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明确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自我革命”第二个答案,而且重点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充分彰显着党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压力的高度历史自觉,在不断的纵深发展中锻铸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其三,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统筹推进“两个答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统筹推进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确保“两个答案”的有机结合不流于形式口号,而成为直指具体人、具体事的现实力量。一是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联动机制。新时代以来,党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力量协同发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形成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党着力打破监督壁垒,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有效贯通、衔接协调。二是完善巡视巡察工作体系,在巡视巡察实践中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相结合。新时代以来,我党高度重视以系统观念构建务实高效巡视巡察工作体系,将巡视巡察工作作为推进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持续深化政治巡视,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查找政治偏差,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报告问题。与此同时,巡视巡察广泛畅通群众举报、民主评议、舆论监督等渠道,使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过程中,形成人民监督与党的自我革命的良性互动。巡视成果直接反馈党委及其班子成员,推动问题整改常态化、制度化,真正使监督触及具体人、具体事,防止监督流于形式。三是实现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保障广大党员自觉一体推进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以及正在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已经逐步探索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我们党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坚持把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作为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深入开展整改整治,推动广大党员查摆问题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周围。

二、“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

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的两大深刻答案,二者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是共同支撑起党领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磅礴力量。这“两个答案”在生发根源上起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历史主题上聚焦于破解“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重大命题,致力于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精神气质上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走好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在政治品格上贯穿着党始终如一的忧患意识,提醒党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在奋斗目标上始终坚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人民监督激发活力,以自我革命砥砺初心,在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两个答案”源于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是党在各种严峻考验中坚如磐石、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决定着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的本质统一。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一使命召唤下,党不仅要敢于自我揭短革新、保持队伍纯洁,还必须主动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因此,这一价值导向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彰显着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始终接受人民监督充分检验着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特殊利益,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是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始终自觉地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身的问题错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否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能否拒腐防变、勇于改正错误,是否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唯有在接受人民监督中才能得以验证。另一方面,只有坚守初心使命才能勇于自我革命,保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最深层动力来源于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展现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坚定回答,贯彻着党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锻造自身的主动抉择。毋庸置疑,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最大底气;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只有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党才能摆脱一切特殊利益而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地与人民连在一起,涵养着自我革命的强大自觉和行动能力,实现长期执政而不褪色、兴党强国而不动摇。

(二)“两个答案”聚焦同一历史命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和演进,各种社会形态内部也在不断上演着各个文明、各个国家、各个政权的始盛终衰、兴亡交替。为此,人类一直在不停探寻着如何摆脱治乱兴衰的循环,实现长治久安。

其一,深刻把握人民监督在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中的关键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政权一旦脱离人民群众、一旦失了人心,其必然走向历史的终结。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赶考”之路上从未有一刻脱离过人民、从未有一刻忘记过人民,这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根本区别。西方政党是资本操纵的产物,服务于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这必然导致斗争无休无止、矛盾无法解决。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念兹在兹、心系人民。可以说,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且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的胜利之本。

其二,全面理解党以自我革命回应人民期待、回答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推进自我革命无疑是为了人民。党提出“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并非出于外部强迫的被动回应,而是源自党坚守人民立场的自觉要求,是对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的主动应答。即使“自我革命”第二个答案在新时代才得以明确提出,但事实上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自我革命”作为破解历史周期率、回应人民期待的根本之道。百余年来,党正是坚持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断反思、不断纠错、不断完善,不断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障碍,实现对自身的“否定之否定”,确保自身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德,才得以找到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新路。

(三)“两个答案”彰显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从不等待停滞不前者,也不眷顾因循守旧者。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并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于一以贯之的历史主动精神。面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一贯穿古今的世界性命题,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先后提出并不断发展“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深刻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党才能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走好百余年的“赶考”之路,防止人亡政息。

(四)“两个答案”一以贯之着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品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两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正是党坚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作出的主动选择,体现出党始终警惕脱离人民的最大危险,及时防范威胁执政根基的问题隐患的高度自觉。

其一,党坚信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于坚持人民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脱离群众的倾向。回望人类历史,不乏政权因脱离人民而迅速衰败甚至覆灭的前车之鉴。无数历史已然昭示: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以人民为根、以人民为本的政党,力量来自人民,风险也来源于与人民离心离德。我们党向来深知脱离群众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党所提出的“人民监督”之路,正是要对人民负责,用群众意见作为镜子照见问题,确保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的切实监督之下,这样才能“赶考”成功。

其二,党深知最根本的防范之道在于坚持自我革命,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光靠人民监督并不能彻底地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还需要党自觉推进自我革命,主动纠错改错,才能不断战胜“赶考”路上的风险挑战。越是向前推进,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顽瘴痼疾作斗争,这样才能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