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的内在逻辑理路(3)

摘要: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和广泛的有机互 补性,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我们党在回应历史考验和时代召 唤中不断深化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最为有力的内外支撑,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石。

(五)“两个答案”锚定共同奋斗目标

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政党,方能洞察历史之深流、引领未来之潮向;一个坚持崇高追求的政党,才可立于风云激荡之时、行于变局交织之中。在百余年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精神支柱,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长期执政面临的深层次风险与挑战中,先后提出并不断完善“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两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答案。基于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党坚持外靠人民监督、内靠自我革命,把握时代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种始终面向未来、永不懈怠的精神姿态,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坚强保障。

从特殊性来看,“两个答案”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展开,直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团结、奋斗、牺牲和创造,都归结为同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之所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正是要将自己锻造成为并且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勇于自我革命,党才能有效规避权力脱离人民、执政陷入自我封闭的历史陷阱,确保自身始终立于人民之中、立于时代之前、立于复兴之路的最前沿,从而更为自信、更为坚定、更为主动地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从普遍性来看,“两个答案”根本上指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旨归。正因为党从一开始就坚定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够深刻总结人类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周期性规律,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正确方向。也正因为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党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进取姿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向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置身于世界历史之中,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两个答案”实质上已然回答政党因何而来、为何而去、向何处去的本源问题,无疑是破解治乱兴衰的政权更迭命题、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阶段的理想路径,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三、“两个答案”具有广泛的有机互补性

“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二者具有广泛的有机互补性,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具体而言,人民监督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外靠驱动与重要源泉,党的自我革命则是对人民监督的内靠回应与主动深化。这种“外靠”与“内靠”的紧密联系绝非割裂外部与内部的简单叠加,而是“外达”与“内求”的有机统一,二者之间是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的辩证关系,这一关系有机地生长在党和人民血肉联系之中。

(一)“两个答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两个答案”的辩证关系:“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虽然“两个答案”提出的先后顺序不同,但二者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实践中。在党的百余年“赶考”之路上,“两个答案”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这一独具特色的“外靠”与“内靠”联系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惧揭短亮丑、不讳疾忌医的政治勇气与历史担当,能从根本上防止人亡政息的历史宿命,确保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方面,第一个答案已然内在包含第二个答案的核心要义。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延安时期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新路”,本身即是党主动接受监督、直面批评、反思自身的政治自觉的集中体现。“人民监督”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不仅是一种党所外靠的约束力量,更蕴含着党主动革新自身、完善自我的内在追求。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思考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其历史意义,认为这一思想已然“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提出“人民监督”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开始深度思考“自我革命”这一命题。“人民监督”作为党主动引入监督、积极倾听意见、不断自我修正的第一个答案,已然为“自我革命”第二个答案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土壤、明确的价值导向、初步的实践探索。

另一方面,第二个答案的提出是对第一个答案的补充完善。在总结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对“人民监督”第一个答案的进一步丰富完善。正因为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使党具备推进彻底的自我革命的价值基础和现实可能。党的无私性质决定了其不仅不惧怕人民监督,而且能够从内心欢迎人民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将人民的声音内化为自我革新的动力源泉。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决同一切削弱党的先进性、侵蚀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进行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的政治清理,防止权力失控、组织变质、干部腐化,才能回应好人民的期盼、满足人民的需要。这种“不留死角”的自我革命,是党在百余年“赶考”路上的接续实践探索,是党对第一个答案的回应深化。事实上,自党成立之日起,这“两个答案”就始终相伴相随、从未分开,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确保党百余年来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为此,只有把“两个答案”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回答好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深刻命题。

(二)人民监督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外靠驱动与重要源泉

离开了人民,就没有自我革命的意义;背离了人民,自我革命也将失去方向。人民监督作为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外靠驱动与重要源泉,自始至终贯穿于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全过程,即自我革命为了人民、自我革命依靠人民、自我革命的成果由人民检验。

其一,人民监督能够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方向不偏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来讲,党的自我革命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自我革命,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根植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力量源泉。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党的自我革命才能找准方向、把稳航向。人民监督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的心声如同一面镜子,及时反映出党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促使党自觉进行反思与校正。人民的真实诉求和期望,既是党革新自身的重要信号,也是衡量党是否坚持初心使命的重要标尺。以人民需求为指引,党才能有的放矢地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监督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指南针”,能够确保党的自我革命不偏离历史的轨道,即不脱离人民、不悬浮于群众之上,始终沿着为民、靠民、利民的轨道前行,从而始终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

其二,人民监督能够不断激发党的自我革命的持久力量,拓展自我革命的广度与深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自我革命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自我革命作为一种刀刃向内的主动革新,若缺乏持久动力的不断推动,极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表层改进,难以触及根本性问题。人民监督恰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最贴近现实、最了解问题,也最有创造历史的热情与力量,他们的声音真实而有力,是党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源头活水。通过拜群众为师、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党不仅能及时识别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勇气与力量。人民监督促使党跳出自我设限的“回音壁”,将外部反馈有效转化为内部革新的动能,从而突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推动制度、思想、作风等各方面的深度革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监督并非只是单纯的外部压力,它更是党生发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的“激活器”。百余年来,正因为我们党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充分信任人民,始终依靠人民,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向未来,也只有更加紧密地联系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党才能确保自我革命不止步、不懈怠、不变形,在历史的道路上踏得更稳、走得更深、行得更远。

其三,人民监督能够检验党的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确保最终成果实实在在造福人民。自我革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不是靠口号衡量,而是要看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民群众作为最广泛的实践主体,能够作出对党的自我革命成效最直接、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判断。只有经得起人民的监督、承受得住人民的检验,党的自我革命才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置于阳光之下、有群众基础、有广泛回应的切实革新。检验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从根本上来讲要始终以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要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正是秉承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决心与信心,党才有不竭的动力不断地开展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革新,切实做到发现问题不回避、剖析问题不遮掩、解决问题不拖延。只有在践行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实践中,党才能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自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真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党的自我革命是对人民监督的内靠回应与主动深化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西方政党的最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这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服务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生发的。

其一,党以自我革命自觉回应人民监督的批评与期望。面对人民监督中的批评与期望,党从来不是消极应对,更不是回避遮掩,而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勇气主动查找短板、检视问题、改进工作。每当群众在监督中指出问题,无论是党风政风中的作风不正,还是治理管理中的短板漏洞,党都能够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的精气神,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主动剖析问题根源,拿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回应好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基于这样的自觉回应,党不断检视自身与人民期望之间的实质性差距,贯彻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确保自身发展方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真正做到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开辟未来路。

其二,党以自我革命推动人民监督更加畅通有效。党最早提出“自我革命”这一概念是用于全面深化改革。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监督的各类形式,坚持开门决策、开门搞改革,切实让党员干部多听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向人民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此,党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体制机制中的顽瘴痼疾,主动打破制约人民监督的种种障碍,不断探索并力求畅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民监督渠道,如信访、电话热线、电视问政、领导留言板等。从而更好地落实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改革举措锚定人民需要、回应人民关切,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三,党以自我革命不断增强人民的信心与认同。自我革命实质上是一种发于内而形于外的政治品格,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经受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其成果不仅体现在党内风气的焕然一新、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更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高,体现在人民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的不断强化。因此,党的自我革命从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自诩,而是贯彻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切身可感的成效上。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清除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坚定认同。这就决定了党能够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更好地发挥伟大自我革命对伟大社会革命的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责任编辑:婧雅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