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沈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升华(2)

二、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发展中保持自我认同、自主创造的核心能力,它既扎根于历史传承的深厚土壤,又指向现实实践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正是这种文化主体性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彰显——既守牢马克思主义的“魂”,又接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在历史与现实的激荡中,构建起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思想体系。

(一)“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文化主体性的方法论基础

“两个结合”,既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1.“两个结合”的具体内容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理论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个结合”,意味着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第二个结合”,通过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广度,从而实现文化自信与理论创新的统一,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不仅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向度,还深化了其对文化主体性的拓展,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两个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2.文化主体性的内涵

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能力,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不仅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反映了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特别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加强。

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文化主体性不仅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实现国家认同以及开展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主体性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为国家或民族提供独特的精神内核,使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与竞争中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巩固,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需要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文化主体性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3.“两个结合”为文化主体性提供方法论基础

“第一个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不仅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智慧,是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的重要源泉。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第二个结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文化主体性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活力。

“两个结合”体现了“魂脉”与“根脉”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魂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脉”,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民族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方法论基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有力彰显了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以鲜明的立场捍卫了中华文化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彰显

第一,强化了中华民族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民族独立和历史主体同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生成逻辑,强调要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还使中华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认同。此外,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核,体现了“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深化。

第二,凝聚起民族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激发民族精神的活力,凝聚起了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到,民族精神是构成其文化主体性的内在根源。通过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还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展现了文化主体性的丰富时代内涵,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提升。通过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强调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还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客观条件的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理论观点。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根本目标,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精辟运用。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确保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保持正确的理论方向。

第二,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需求,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认识与判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性上的发展。通过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共赢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理念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又结合当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这一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鲜明的立场捍卫了中华文化体系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捍卫中华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深刻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智慧,展现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治国理政智慧,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融入当代实践。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灵活运用,不仅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体系的鲜明立场,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治国理政中的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并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升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坚守与弘扬,展现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赵苇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