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陈昭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藏高原实践(4)

三、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共识。共识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专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藏高原地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生态产业。青海在工业领域,推动传统盐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西藏则以生态旅游、藏医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绿色理念,如在交通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城镇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青藏高原地区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如青海的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西藏的“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等,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雪山、冻土等生态系统进行系统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保护地体系,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同时,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掌握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三)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在政府层面,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比如,在青海,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效率。在西藏,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鼓励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约束,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同时,培育和发展环保社会组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和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四)促进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在青海,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等生态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在西藏,推进生态扶贫工程,引导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同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让广大农牧民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范璧萱监审:刘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