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两山”转化实践与路径
(一)以生态产品为抓手的实践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生态产品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有形抓手和实践载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成为落实“两山”理念的核心路径。
1.祁连县生态旅游发展
祁连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祁连县拥有卓尔山、阿柔大寺等丰富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同时,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当中,注重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游客承载量,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例如,一些农牧民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实现了从传统农牧业向生态服务业的转变,直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
2.林芝市林下经济发展
林芝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当地鼓励农民采集林下野生菌、种植藏药材等。在野生菌采集季节,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合理控制采集量,确保森林生态系统不受破坏。同时,加大对藏药材种植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藏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既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此外,林芝市还将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开发森林康养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体验森林生态之美的同时,了解林下经济产品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拓展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
(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具体路径
1.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青藏高原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产品,应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要结合区域生态系统特点,明确各类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方法和指标。例如,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核算其提供的碳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价值;对于草原生态系统,评估其畜牧业生产、防风固沙等生态价值。通过准确核算生态产品价值,为生态产品交易和补偿提供科学依据。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施统一的生态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健全生态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估与监督机制。
2.培育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
积极培育生态产品市场,搭建交易平台。构建青藏高原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主要用于宣传产业、企业、产品等信息,统筹产品价格并在合理区间调整等功能。同时,也要借助互联网、本地市场、跨境贸易市场等多种平台和方式完成此类高附加值生态物质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在青海、西藏等地探索开展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例如,建立水资源交易市场,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交易,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要鼓励生态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认证,提高生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要发展生态金融,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搭建省级农畜产品市场交易平台,组织大规模的博览推介会,邀请农畜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参会,给消费者提供权威、真实信息和高质、绿色、有机的生态物质产品等一系列福利,形成市场效应,进而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3.加强生态产品品牌建设
打造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产品品牌。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青海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实践中,品牌建设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短板之一。生态产品品牌分类大致可分为特定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两类,品牌主要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利用品牌识别来体现其差异性,并在人们消费意识当中产生品牌定位。青藏高原生态产品品牌建设,需从品牌标准化建设入手,将小、散、弱品牌整合成大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形成规模优势统一标准,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青藏高原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青海可以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清洁能源产品等打造品牌,突出产品的生态优势和品质特色。西藏则可在藏医药、高原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培育品牌。比如,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电商平台、展销会等渠道,拓宽生态产品销售市场,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
4.促进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生态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在农业领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农产品加工、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例如,青海的一些地区开展“生态养殖+种植”模式,利用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同时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将生态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例如,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生态产业链,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
5.基于对产品和目标客户的细分,从而确定价格
在产品认证、标准确立和品牌建立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产品价格,是实现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的关键环节。在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和宣传力度加大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有益于身体健康、绿色有机的产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科学指引。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对青藏高原的高度重视与殷切关怀,以及在“十个坚持”理论下的生动实践,青藏高原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现代化产业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青藏高原逐步清晰,“两山”转化的生态实践逻辑也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与有效路径得以实现。未来,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探索适合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为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实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报告人 | 陈昭彦
责编 | 张一博
校对 | 范璧萱
审核 | 孙楠、叶其英
监审 | 刘斌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