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先进制造业的“骨干”作用

发挥先进制造业的“骨干”作用

制造业是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代表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向“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发挥先进制造业的“骨干”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一国的社会需求会发生重大变化。一般来说,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会超过实物产品需求,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上升而工业和制造业所占比重出现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重要性降低,恰恰相反,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十分重要,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就制造业本身而言,虽然我国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但制造业的产出规模仍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下降的同时,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但是服务业发展仍然高度依赖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服务业发展需要制造业提供生产工具。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对先进制造业的依赖就越强。例如,互联网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的发展需要先进制造业提供芯片、传感器、计算机、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各种通信、算力以及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相关产品。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需要先进制造业产生的服务需求提供动力。先进制造业越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就越大,对劳动者收入水平提升的带动力就越强,进而形成推动服务业增长的强大动能。

先进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对先进制造业产生更大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产业向更高效率、更加绿色方向升级,需要先进制造业提供更加先进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设备。特别是一些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或产品属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范畴,能够赋能千行百业。例如,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都需要先进制造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消费向品质化个性化绿色化升级,也需要先进制造业提供功能更丰富、性能更强大的产品。同时,先进制造业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技术发展能够转化形成未来产业,进而发展成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释放发展潜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先进制造业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近年来,为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很多国家推动产业链本土化、近岸化和多元化。同时,一些西方国家限制高科技产品对我国出口,努力保持自身在成熟高科技产业的领先优势,试图将我国锁定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低端。先进制造业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关键的物质产品,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附加价值高、增长潜力大,因而成为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在先进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骨干”作用。

一是加强前沿技术创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持续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推动开拓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打通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堵点,实施包容审慎动态监管,鼓励先进技术在真实场景中应用并及时迭代,加速先进技术产业化。二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聚焦先进制程芯片、工业软件、高端生产设备、飞机发动机、科学仪器、先进材料等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存在“卡脖子”风险的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加快实现国产技术和产品用得上、用得好,通过提高先进制造业自主可控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抓住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创新、广泛扩散、深度融合的机遇,大力发展支撑智能经济的通信、数据和算力设备以及传感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先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对华投资,同时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展全球布局,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通过整合全球资源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实现更大的增长空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强在科技创新、技术标准、治理规则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在促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同时,为先进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