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作为“关键变量”,以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科技创新具有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举例来说,人工智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智能网联,带动了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是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的典型案例。这种变革的本质是技术突破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释放出更高效的生产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动力变革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唯有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充分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从吸引聚集高素质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前瞻性布局创新链、瞄准未来前沿技术研发等方面着手,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构建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反映投入产出关系与资源配置优化,其核心是要素配置结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要素由低效益领域向高效益领域转移,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通过提升经营主体的预测、规划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帮助制定更精准的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从而减少资源错配,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生成式人工智能则通过智能建模与决策辅助,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流程、供应链数据、员工技能和绩效、能源投入与消耗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能。因而,科技创新能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效率瓶颈从而实现效率变革。
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好、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创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及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而实现质量变革。例如,普通钢铁大量过剩,而高端特种钢供不应求,究其原因是科技创新推动了质量变革。唯有以创新为根基,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升。从国产大飞机商飞到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力,均印证了科技对品质的支撑作用。从宏观角度来说,质量变革的关键在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不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从而实现质量变革。因而,实现质量变革要立足科技创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