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陈庆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最大变量”也是“最大增量”(4)

四、科技创新要面向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智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要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整合要素资源,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加强行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制造基础工艺的研发推广,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制造和运营全过程,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绿色化发展方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促使产业价值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

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集约等特点,对前沿技术的依赖度高。科技创新打破原有产业边界,通过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激发新业态新模式等方式,创造新的价值空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而有力促进新兴产业崛起。因而,新兴产业随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而出现,是质量效益好、技术领先、支撑带动强、资源消耗低的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按照技术有前景、产品有市场、产业有基础的原则,推动新兴产业成长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科技创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领域,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例如,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是竞争制高点。要提前谋划未来产业,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在关键领域实现“换道超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提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化效率。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刘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