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如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呢?
首先,财力上要倾斜,让基本养老服务实现均等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其次,内容上要多样,让基本养老服务聚焦在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和床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打造“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比如,门头沟区就探索出了“3+1+N”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3”代表规划好三张床位,养老院的养老保障床位,养老服务驿站的托养床位以及试点家庭的养老照护床位,区民政局免费为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1”代表架好“一张餐桌”。规定养老服务驿站必须配备老年餐车,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面向老年人开放。“N”代表,构建上下联动的养老服务资源统筹和养老服务供给平台,实现“老有所呼、一呼多应”的对接格局。
最后,全社会要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这两年,杭州滨江区推出了“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服务项目,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交300块钱的管理费,并且为老人提供至少10小时的陪伴服务时间,就可以入住养老院的免费标间。这种陪伴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陪老人吃饭、聊天、散步,也可以陪老人打麻将、练太极。对“年轻人住养老院”的举措,广大网友一片点赞。
不仅如此,大家听说过时间银行吗?北京在2022年就推出了针对养老服务的时间银行试行方案,什么是时间银行呢?时间银行是指十八岁以上的市民,经过严格培训后,本着先提供服务,再享受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所有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可以在时间银行建立账户,每服务一个小时,就可以储存一个时间币,存储的时间币可以给60岁以后的自己使用,也可以当下就转赠给远在他乡的父母使用。时间银行的出现,给我们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敬老模式,当父母生病无法第一时间赶回去照顾,就可以通过时间银行让外地的父母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出现,也是激发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以上这些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的具体做法,它完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有所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关切,也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我们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