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原文摘要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进。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确保协商依法开展、有序进行。
二是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我国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是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既要立足不同协商渠道的特点和实际,突出各自工作重点,遵循各自规则,发挥各自独特作用;又要加强各种协商渠道的协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整体效能。
三是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针对不同协商渠道,分类形成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则,明确协商什么、同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要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妥善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
四是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这是提高协商民主质量的重要基础。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健全提案、调研、考察、会议、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民主监督等方式,结合实际搭建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方式,发挥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积极作用,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加机制化常态化。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全面发展协商民主,需要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丰富实践。要深入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和真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良传统,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要鼓励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做到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链接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详细】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原文摘要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链接
怎样认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阐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详细】
牢固树立以“五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基于对各民族历史贡献的深刻认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思想基础。牢固树立以“五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既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表现,也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详细】
参考来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求是网、共产党员网、学习时报、宣讲家网
责编:张弛
校对:王梓辰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刘妍君、刘斌
往期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