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总道路和具体道路之分。而具体道路实际上也就是各个领域制度和制度体系的总和。只有使改革开放以来创立的各项制度和制度体系定型,才能使这些具体道路定型,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最终定型。...[详细] 时间:2014-08-15 09:27 查看:201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创新严书翰

  • 一系列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一年多来中国民意正朝着充满希望、充满期待、调动正能量、上下一股劲的方向发展、延伸、变动。今天人们看到的“民意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灿烂、高昂、务实、可行。...[详细] 时间:2014-08-14 14:49 查看:83次标签:民意特征民意中国

  • 习近平提出和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现代化的含义十分明确,不仅是国家机构、官员素质的现代化,也是执政党的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详细] 时间:2014-08-14 14:27 查看:109次标签:习近平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

  • 党的领导或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伪命题。套用西方政治学理论,离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历史,把中国共产党执政置于西方政治制度的运作方式中做穿凿文章,大有拉虎皮作大旗、故弄玄虚唬弄人之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赋予的,是人民认可的,是...[详细] 时间:2014-08-14 10:26 查看:39次标签:中国改革

  • “上下对称”不仅仅是落实政策的态度问题,更是中国改革的方法论、路线图。人们常用线与针来比喻上与下,这一比喻的关键在于,没有针的牵引,线无法自己织成锦绣。改革也是如此,顶层设计如果不能体现为基层的细密针脚,难免变形走样,图纸上是西服,缝出来成背心;播下的是希望,...[详细] 时间:2014-08-14 10:11 查看:209次标签:改革顶层设计

  •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而且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这一点无数事实也给予了证明。...[详细] 时间:2014-08-13 14:14 查看:49次标签:中国世界立身之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从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力度极大”的《决定》绘制的改革蓝图;从重拳反腐、力治沉疴,到简政放权、审批瘦身,无不体现出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的“道路认可”。只有改革能解决改革带来的问题,习近平对此深有体会,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也已经在一系列的措施中...[详细] 时间:2014-08-13 14:13 查看:271次标签:习近平邓小平“三个认可”

  • 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各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有助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在推进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才不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把党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详细] 时间:2014-08-13 14:07 查看:42次标签:风险改革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邓小平改革的战略目标、思想路线、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详细] 时间:2014-08-13 10:46 查看:89次标签:邓小平改革思想

  •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的方法论也随之调整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因此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立法模式亦需进行相应的变迁,即实现回应式立法与建构式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换言之,在继续发挥回应式立法对改革成果事后确认的同时,注重建构式立法对改革...[详细] 时间:2014-08-13 10:38 查看:72次标签:立法改革

  • 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对违法必究的严格执行,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团体、民众轻易不敢以身试法,从而保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详细] 时间:2014-08-12 13:56 查看:41次标签:法治民主

  • 中国梦拥有科学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统一。中国梦拥有科学的实现路径,即必须始终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详细] 时间:2014-08-12 13:55 查看:108次标签:逻辑“中国梦”

  • 从国家层面来说,执政者是社会规则的引领者。在代议制民主中,执政者如何引导民众制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合国家现实情况的社会规则,并使其表现为国家意志的法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执政者还是社会规则的守护者。...[详细] 时间:2014-08-12 09:50 查看:118次标签:治理现代化内涵

  •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俗、信仰和观念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一旦形成,又影响和制约着特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4-08-12 09:33 查看:58次标签:农民政治参与因素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容易深化难,真正化作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更难。这个问题主要不是理论工作者完成的,而是实践工作者来完成。...[详细] 时间:2014-08-11 13:41 查看:277次标签: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崛起公方彬

  • 习近平多次强调制度对反腐的重要性。在年初召开的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习近平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详细] 时间:2014-08-11 11:00 查看:261次标签:习近平法治治国理政

  • 中国在海上的崛起,不可能停留于海洋开发和利用能力一侧对现有海洋强国的简单赶超,还包括实现完整海权和发展海洋事业的创新探索,并取决于是否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和实力。...[详细] 时间:2014-08-11 09:41 查看:323次标签:中国海上和平崛起海洋

  • 邓小平关于“苏联模式”的上述论述和思想,为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苏联模式”是苏联人将马克思主义“苏联化”而可能有的多种方案之一。在前无古人经验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能搞到那个样子、取得那么大成就,应当说很不易了。然而这决...[详细] 时间:2014-08-11 09:38 查看:27次标签:苏联模式科学定位

  • 价值观决定改革观,必须筑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详细] 时间:2014-08-11 09:35 查看:93次标签:改革制度核心价值观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用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经济。“新常态”已成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仅百度搜索就有256万个相关结果。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并通过“新常态”透视...[详细] 时间:2014-08-10 22:08 查看:377次标签:习近平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