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一般说来,具有实践特性的学科都以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圈定相对稳定的知识范围。所以,理解一门学科,关键要看它研究的社会生活领域究竟是什么,而不能单从名称出发去简单理解。

    ...[详细] 时间:2019-07-19 13:48 查看:173次 标签:宋希仁伦理学社会生活领域

  •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沉淀凝结为中华传统价值观,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详细] 时间:2019-07-18 09:02 查看:730次 标签: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价值观

  • 在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详细] 时间:2019-07-17 11:26 查看:424次 标签:董振华文化自信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

  •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8年至1990年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的29篇重要讲话和文章。为帮助读者深入学习领会《摆脱贫困》一书,本报自本期起连载福建省福州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缪慈潮同志撰写的《摆脱贫困》用典学习笔记。

    ...[详细] 时间:2019-07-16 14:08 查看:424次 标签:缪慈潮摆脱贫困兴民兴邦

  • 毛泽东诗词中的“海”,有一句曾被广为运用、传诵,那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句有名的诗词出自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

    ...[详细] 时间:2019-07-15 16:00 查看:496次 标签:徐廷华毛泽东诗词浪淘沙

  • 在学科分类完全西学化了的知识结构中讲述“国学”,本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因为传统知识观念及其衍生出的系统,与现代知识系统并不同构。...[详细] 时间:2019-07-15 14:55 查看:418次 标签:何俊哲学国学

  • 《说文解字》最早保留了9353个汉字的字形、读音、释义的完整资料,是打开中华古代文化典籍的一把钥匙,也是传世所有字典的鼻祖。

    ...[详细] 时间:2019-07-15 14:40 查看:533次 标签:陈广忠说文解字中华传统文化

  •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创新的重要动力。...[详细] 时间:2019-07-15 08:47 查看:247次 标签:梅景辉辩证思维文化维度

  • 在我们党的98年征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树立的醇厚家风、沉淀的优良传统,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表率,为我们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详细] 时间:2019-07-15 08:42 查看:409次 标签:郑会霞良好家风初心使命

  •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详细] 时间:2019-07-11 09:20 查看:331次 标签:李军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近代以来,中国国弱民穷、科学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如何让广大工农劳苦大众在文化上翻身,如何普及文化,成为当务之急。...[详细] 时间:2019-07-10 09:24 查看:352次 标签:欧阳雪梅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和同之辩的命题。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反对单一元素的简单强化,因为那会窒息生机,使事物发展难以为继。...[详细] 时间:2019-07-08 10:12 查看:298次 标签:董卫国和而不同时代意蕴

  • 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详细] 时间:2019-07-08 10:08 查看:301次 标签:王博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

  • 70年来,中国哲学学科体系日渐完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学术成果日益丰富、学术人才大量涌现,成为哲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性学科。...[详细] 时间:2019-07-08 09:16 查看:323次 标签:张志强中国哲学时代担当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详细] 时间:2019-07-04 09:51 查看:298次 标签:袁同楠广播影视文化自信

  • 吴兆骞字汉槎,生于明末江苏吴江的一个仕宦之家。九岁能赋,“欲追步盛唐”,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丁酉科场案的一场狂飙,将吴兆骞从“十里红潮连翠岸”的旖旎江南,吹到了“冰河四月冻初消”的苍莽塞北;由“舞衣低步障,歌榭出箜篌”的风流公子,一夕变身为“龙沙不...[详细] 时间:2019-06-27 17:08 查看:351次 标签:杨雪吴兆骞长白山

  • 《楚辞》所涉草木尤多,举凡“江蓠、芙蓉、杜若、薜荔、木兰、白薠、留夷、揭车、蕙、芷、茝、菊、芰、蘅、、箓、箷、芜、药、荪”等“地所常产,目所同识之草尽矣”(王令《藏芝赋》),它们不但被视为《楚辞》“名楚物”的体现与得益于“江山之助”的佐证,认作是作者借以“譬忠...[详细] 时间:2019-06-27 17:06 查看:227次 标签:罗建新楚辞本草学

  • 在传统目录学中,选本属于集部总集类,其功能在于删汰繁芜与解释评论。选本与诗话、笔记、评点及序跋等批评方式,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文学批评的主体。自《文选》开选本之风后,宋人李昉等的《文苑英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等断代选本均沿袭《文选》体例,在...[详细] 时间:2019-06-27 17:03 查看:209次 标签:夏静文章正宗文类意识

  •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人是基础、是关键。人的观念、情怀、底蕴、创意等,是决定其创作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支撑时代精神大厦,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践行“真、情、实、意”四字上细思力行。[详细] 时间:2019-06-25 15:45 查看:272次 标签:郑乐秋文艺工作真情实意

  • 坚定文化自信,熔铸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强大动力、丰厚滋养,就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详细] 时间:2019-06-25 12:47 查看:699次 标签:李永胜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