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内核和标识。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绵延不绝,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撑。...[详细] 时间:2022-06-28 15:35 查看:629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文化战线对外传播工作者全媒体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习主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围绕为何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详细] 时间:2022-06-24 14:56 查看:1274次 标签: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详细] 时间:2022-06-22 14:19 查看:765次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详细] 时间:2022-06-22 14:14 查看:953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全人类共同价值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详细] 时间:2022-06-20 14:43 查看:533次 标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详细] 时间:2022-06-15 10:02 查看:712次 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必然要求,也事关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详细] 时间:2022-06-10 14:46 查看:841次 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还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丰富文化内涵,助推老工业厂区由“锈带”向“秀带”转变。...[详细] 时间:2022-06-09 15:07 查看:643次 标签:工业遗产文化产业“文化磁力”
所谓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中国拥有其知识产权且成体系的知识,是可以分享的源于中国而属于人类的知识谱系。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独立自主、连续不断、苟日新日日新的中华文明。...[详细] 时间:2022-06-06 14:58 查看:697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极为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探究、自身文明的追溯与自身文化的弘扬。...[详细] 时间:2022-06-02 16:12 查看:1020次 标签:中国道路中华文明文化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智慧结晶。...[详细] 时间:2022-06-02 16:10 查看:1169次 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为我们努力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征程的进军号角。...[详细] 时间:2022-06-01 14:24 查看:748次 标签: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中国文艺
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打通传统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进一步形成高效畅通、安全有效、供需适配的文化供给体系。...[详细] 时间:2022-05-31 13:09 查看:570次 标签:文化数字化新兴技术数字经济
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详细] 时间:2022-05-30 14:52 查看:689次 标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文明建设道德建设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详细] 时间:2022-05-26 11:03 查看:783次 标签:顾伯冲共同富裕文化基因当代实践
中国之理即中国道理,是中国对当下与未来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本质性把握和规律性认识,是中国对国内与国际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战略性判断和统摄性思考。...[详细] 时间:2022-05-24 11:02 查看:460次 标签:商志晓“中国之理”学术责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详细] 时间:2022-05-23 08:05 查看:617次 标签:习近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创造
实践表明,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和建言献策可以被称为有机统一的“三支笔”,三者密切关联、相互支撑、有机融合。...[详细] 时间:2022-05-20 09:37 查看:608次 标签:夏锦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支笔”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伟力,映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所在。...[详细] 时间:2022-05-19 10:01 查看:517次 标签:臧峰宇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自觉
“制作笔头基本步骤中的‘烫毛’为黄狼尾材质独有工序,也是鲁笔制作技艺独到之处。”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博物馆毛笔制作车间内,文化传承志愿者刘奇熟练地向游客介绍。...[详细] 时间:2022-05-19 09:06 查看:788次 标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