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本身博大精深,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拥有鲜明特征。能做到以大众“一听就懂”的元素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广泛传播,让受众在“是这味儿”的感受中,生出“有点意思”的追随感。...[详细] 时间:2022-03-30 14:53 查看:776次 标签:国粹传统戏曲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刊发于《求是》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出:“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详细] 时间:2022-03-30 14:38 查看:857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文化软实力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要抄袭、不要守旧、不要封闭,要能够传达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对内凝聚文化自信,对外展现文化形象。...[详细] 时间:2022-03-29 13:47 查看:658次 标签:文化文创文物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我们正在迈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详细] 时间:2022-03-25 11:22 查看:3144次 标签:范玉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历史悠久、形式浩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重要音乐形态——雅乐。“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中国礼乐文化散发着绚丽灿烂的夺目光彩,传递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永久魅力。...[详细] 时间:2022-03-25 10:57 查看:869次 标签:董伟雅乐礼乐文化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用“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来劝诫启发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宽眼界,胸怀“国之大者”,同时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详细] 时间:2022-03-25 10:37 查看:1048次 标签:吴荣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浩如烟海的古籍,可以组成大小不等的任意文本集合,具有不同维度的数据特征。对它们进行基于字词、语句、篇体等方面的统计,可以获得不同于纸本阅读的认知。...[详细] 时间:2022-03-23 13:35 查看:581次 标签:刘石尹小林数字古代文学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党建网微平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讲话,邀您一同学习。...[详细] 时间:2022-03-23 09:48 查看:516次 标签: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要深刻认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勇于解决问题困难,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迈出新步伐,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出色的宗教工作答卷。...[详细] 时间:2022-03-21 13:42 查看:1510次 标签:王作安宗教中国化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说明为拯救民族危亡而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在新时代更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详细] 时间:2022-03-21 13:18 查看:904次 标签:陈其泰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22-03-16 13:45 查看:676次 标签:马梅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犀牛真正长什么样,似乎人们并不怎么在意,只要这头犀牛符合古文献中记载的样子,哪怕记载的是错误知识,也不影响它作为犀牛的寓意,也不减损人们对犀牛的喜爱。...[详细] 时间:2022-03-11 15:44 查看:737次 标签:犀牛形象知识创造
“他者”是20世纪欧陆哲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当思考主体不再视自己为本原,就必然需要寻找一个可以真正对话的他者,并通过和他者的互相注视来反观自我。正如诗人瓦雷里所言,我们在彼此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所看不到的自我。...[详细] 时间:2022-03-10 14:05 查看:495次 标签:中国思想哲学欧洲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详细] 时间:2022-03-09 15:17 查看:841次 标签:文化自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两个确立”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详细] 时间:2022-03-08 15:20 查看:793次 标签: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孔门四科着眼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虽文学方面见长的是子游和子夏,但编辑《论语》的孔门弟子及后人们,仍是体现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品位。...[详细] 时间:2022-03-07 15:14 查看:637次 标签:《论语》文学修养哲理
孔子提出的文质关系,本是就君子礼仪修身而言,认为质朴多于文采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饰,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堪称君子。...[详细] 时间:2022-03-07 15:12 查看:436次 标签:孔子中国文学中华文化
艺术是让人走向“桃花源”的通途,赏高山流水之曲,结翰墨丹青之缘,迁想和妙悟中升华人生,兴奋之时,信笔由缰,沉静之际,纸上春秋,人生之路,就如笔下世界,可以从容而写意。...[详细] 时间:2022-03-04 13:47 查看:596次 标签:艺术精神世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梦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代称惊蛰为“二月节”,即二月的节气,它标志着二月仲春的开始。惊蛰一般在3月5-6日,今年惊蛰交节是在3月5日22时43分34秒,这一时刻,太阳正好运行到黄经345°。...[详细] 时间:2022-03-04 13:27 查看:442次 标签:惊蛰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窗花有剪纸,有彩绘。一般所贴剪纸、彩绘不只限于窗棂,大门的门楣,土地与灶神的神龛,卧室的顶棚、炕围,祭祖的供桌甚至粮仓均可张贴摆置,目的就是要建构人们诗意栖居的文化空间。...[详细] 时间:2022-03-03 13:37 查看:436次 标签:窗花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