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点和宝贵经验。本期报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陈坚研究员深入阐释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系统解读了“怎样加强党的政...[详细] 时间:2025-07-31 08:57 标签:陈坚党员课堂加强党的建设政治建设党员干部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对备战打仗高度关切、倾注极大心血,以坚定步伐引领全军实战练兵之路。近年来,习近平主席亲自颁授奖旗、出席活动、视察部队……引领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阔步前行。...[详细] 时间:2025-07-31 08:41 标签: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军人民军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思想之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首在以理想信念定心志、淬意志、昂斗志...[详细] 时间:2025-07-30 15:21 查看:98次 标签: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详细] 时间:2025-07-30 15:11 查看:103次 标签: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详细] 时间:2025-07-30 15:10 查看:55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国际安全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十个坚持”系统回答“为什么建、建什么、怎样建”生态文明,以“四个重大转变”...[详细] 时间:2025-07-30 15:07 查看:43次 标签: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全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40多年来,经济特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详细] 时间:2025-07-30 15:05 查看:82次 标签:特区精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仍时有发生。改进调查研究排在中央八项规定第一位,大兴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反复强调“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详细] 时间:2025-07-30 15:03 查看:61次 标签:调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抓常、抓细、抓长”六个字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核心密码。融入日常、抓在细微、着眼长远,既为作风建设常态化指明方向,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详细] 时间:2025-07-30 15:00 查看:83次 标签:作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然要面临和克服来自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多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详细] 时间:2025-07-30 14:55 查看:32次 标签:中国风险社会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风险社会治理机制
“枫桥经验”是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自诞生以来,始终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智化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详细] 时间:2025-07-30 14:51 查看:71次 标签:“枫桥经验”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应用能力
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脉相连的鱼水情,是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详细] 时间:2025-07-30 08:52 标签:李俭中央八项规定舒服自在党员干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烟远去,精神永恒。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民族复兴最深沉的精神密码。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丰富内涵、重大时代价值等方面,强调我们...[详细] 时间:2025-07-28 19:38 标签:张新伟大抗战精神抗战胜利80周年民族复兴必胜信念
社区“微更新”看似投入小、影响小,实则承载着城市质量提升的底层逻辑。城市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社区作为群众日常起居的空间,每一处改造、每一项服务都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直接回应。...[详细] 时间:2025-07-28 10:47 标签:慈英男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社区党建存量提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战略部署中,高校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详细] 时间:2025-07-17 14:26 查看:50次 标签:高校社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详细] 时间:2025-07-17 14:23 查看:35次 标签:新时代思政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全球不可持续危机的根本出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目前,全球绿色转型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个别大国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上开历史倒车,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阻碍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进程。...[详细] 时间:2025-07-17 14:20 查看:52次 标签:生态文明全球绿色发展全球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详细] 时间:2025-07-17 14:10 查看:140次 标签: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内在意蕴,并把“思政引领力”...[详细] 时间:2025-07-17 14:06 查看:147次 标签: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科学论断,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提出,既是对“第一个结合”的时代性拓展与创新性发展,更是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详细] 时间:2025-07-17 13:48 查看:116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