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项任务,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大家知道,经过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在1989年之后,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对维护我们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比较一致。但是,对于如何完善社会管理并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健全来发挥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而且还存在着很多工作上的薄弱环节。
大家知道,我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不能仅仅靠武警,不能仅仅靠专政机关,要通过完善我们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虽然在这方面大的思路已经有了,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像前面讲到的,我们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制度有了,但是大制度有了不等于我们已经在实践中兑现了。在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方面的大思路实际就是三年前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讲到的,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十六个字中,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这两个方面应该说没有什么异议,或者说做得比较好,相对来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刚才讲到,仅仅有大思路还不够,有管理格局还不够,如何落到实处?我觉得十六个字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还是一篇大文章,要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落到实处,我个人认为切实的构建和谐社区应该是贯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好的办法。
发挥社区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国家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地方的社区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社区作用的模式和发展也不一样,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中部地区都是有区别的。单就首都而言,我认为首都的社区作用目前发挥还很有限,这跟我们首都的特点有关系,大单位太多,大官太多。在2003年上半年抗击非典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在其他地方,比如在广东、江苏、上海,人家主要发挥社区的作用,当然在北京主要是发挥单位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在首都社区作用将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我们把社会管理格局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实际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是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的。
推进社会建设的亮点和思考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亮点是不少的,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亮点:一是从我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方面看有什么亮点;二是从我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举措方面看有什么亮点。
首先,从认识上来看十七大报告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亮点。
我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亮点至少有两点,我们应该把它指出来加以深刻的把握和理解。第一个亮点就是改善民生的提法首次进入我们党代会文件。应该说,改善民生的提法在报刊杂志、媒体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是在党代会报告中把改善民生提法写进去,这无疑是第八部分最令人瞩目的亮点。这两年关于改善民生提法听得比较多,主要是政府的有关文件和政府领导人的讲话中,进入党代会文件这是第一次,当然,我认为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前面讲到,既然我们党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既然我们党目前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那必然要把社会建设中人们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要写进我们党代会报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