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周绍朋: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2)

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

下面,根据刚才讲的分析和判断标准来判断一下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个什么状况。

先看GDP。今年前三个季度,就是到9月底,共完成GDP166043亿元。去年是20万亿多一点,今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166043亿。跟去年前三个季度相比,增加了11.5%。我要特别强调,这11.5%是在前四年增长都超过10%的基础上的发展,这个增幅比去年前三季度又提高了0.7个百分点。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下,增幅跟增长不一样。过去我们讲物价的时候,公布说物价的增幅下降了多少,我们有些老同志就认为,你说这个物价下降了,我为什么买东西还是涨价了?没注意到这是增幅下降还是增长下降。三个季度的增长我简单给大家报一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了11.9%,三季度11.5%。三季度比二季度低了一点,为什么?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就注意到要防止由偏快转为过热,事实上已经实行了比较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们政策效应的一个结果,是个好现象。各位一定要注意,不一定一年比一年增长高就好。经济增长太高了,我们要人为地通过政策让它下降一点,所以第三季度下降了0.4。

所以大家看,国民经济整个还是比较平稳的增长,不是忽高忽低。这里我想强调一点,这种增长比较快,我们仔细分析刚才说的“三驾马车”,会看到它还有一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我们这个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消费相对来说比较低迷。因此,十七大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讲,我们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三驾马车要跑得更协调。

下面,简单看一下三驾马车的情况。第一驾马车是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多少呢?91529亿。这个规模比较大,我们整个GDP是16万亿,投资是9万多亿。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拿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除以GDP,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投资率,比较高。这个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比上一年同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这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结果。特别是东中西三个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增长了21.7%,中部36.2%,西部29.6%。大家看一下,这个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非常明显。前两年我们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七大重提强调四个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东部加快发展、中部崛起。我想说什么呢?前些年由于我们刚刚开始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第一的。从2005年中央又提出中部崛起,所以这个政策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今年前三季度中部投资增长最快,增长36.2%。

第二驾马车是消费。长期以来,我们的消费比较低迷。2007年前三季度,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63827亿元,投资是9万多亿,消费是6万多亿。同比消费增长了15.9%,9月份增长了17%,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4个百分点。这个增幅在加快。我认为这个消费增长比较快,符合我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消费增长快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亮点。消费长期比较低迷,跟我们的收入有关系,我们没钱怎么消费?所以,中央在不断增加工资,最近又给老同志增加离退休工资。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收入结构,有的人特别有钱而又不怎么需要消费,有的人需要消费但钱很少或者没钱。消费跟我们的收入密切相连。再一个跟我们的消费观念也有关系。我们中国人有钱都存上了,美国人就偏重消费,储蓄率有的时候都是负的。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一是我们有好的传统,节约、储蓄。另外,主要是我们的收入预期小于收入支出,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保障还不到位,大家一想到小孩要上学,要买房子,要保障医疗,不存钱怎么办?因此,消费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想解决消费问题,必须提高大家的收入,调整收入的结构。

第三驾马车就是对外贸易出口。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5708亿美元,增长了23.5%,比上一年同期回落了0.8%。出口加快了0.6个百分点,进口回落了2.6个百分点。进口的增幅在回落,出口的增幅还在增加。我们的贸易顺差正在继续扩大,我们的贸易顺差出口和进口相抵以后,出口多了1857亿美元。我们卖的多,贸易顺差多,所以我们外汇储备也会增加。外汇储备基本上来自于日常的贸易。另外还有外商直接投资。外商来你这里投资,他要拿外汇进来,他要在咱们国家把外汇换成人民币到市场上买东西,这也形成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有一块,大家注意到,我们的人民币汇率最近改了以后,不断地在升值。人民币从长期看,有一个不断升值的趋势。国际上一些游资也进到中国来购买人民币。所以,9月末,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4336亿元,同比增长了45.1%,增长很快。我们的外汇储备在改革开放初期还不到一百个亿,你看现在一万四千多外汇储备。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中央现在鼓励企业要走出去,对外投资。另外,支持换汇,比如出国旅游的同志,现在也都放开了,每人可以换两万美元。对外贸易当中,我们的产品结构还有些问题,出口产品都是一些比较低端的产品。比如说我们要卖八亿件衬衫才能买一个空客320飞机。贸易顺差应该说是个好事,关键是我们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国家老说我们向它倾销商品。所以,我们必须对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就是多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另外,我们要实现市场多元化,不能光跟美国、欧洲等做生意。我们过去是四大贸易伙伴,欧洲、美国、日本、还有东南亚各国,包括我们的港澳台。所以,我们要扩大贸易对象,比如俄罗斯、印度等国。中央提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强调要减少甚至禁止高能源消耗材料等产品的出口。这种产品赚那一点钱划不来。我们能源消耗很紧张,环境问题很突出,原材料物资很紧张,你干嘛生产这些产品去卖,赚那么一点点的钱?因而,中央提出要防止、禁止或者减少这类产品的出口。

另外,关于我们的物价,刚才说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防止,就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的增长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那么,前三个季度,我们居民消费价格9月份同比平均增长了4.1%。2006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控目标预测是控制在3%以内,现在看我们显然超过了。9月份当月上涨了6.2%,8月份是6.5%,11月份是6.9%。1996年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时候,从21.7%调到6.1%。此后,我们居民消费价格都是在6.1%以下。中央正在采取果断的措施,特别是刚才提到的中央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城乡居民收入。我刚才说了,消费要提高,必须收入增加。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的,特别是农民。前三季度,我们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上增长了16.3%。扣除物价因素,我们的城镇居民人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3.2%,比去年同期高了3.2个百分点。2005年农民的现金收入是3325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3321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4.8%。多年以来,我们都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高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这些年农民的收入增长比较快,尽管如此,我们收入分配的差距还仍然在扩大,包括城乡之间。

关于失业率,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几年公布的失业率最高是4.3%,最低是4.1%,基本上就在这个范围内波动。什么是失业率?就是失业的人数占整个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劳动力人数的比率。我们这个失业率不高。国外那都是10%,甚至15%以上。那么,中央为什么还要说就业问题很突出呢?一个说明我们重视民生问题。再一个,我们的失业率,前面加了一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什么意思呢?不算农民,不算农民工,凡是有城镇户口的人,失业了才能算。在“十五”期间,每年大致有2500万就业人口需要就业,它是一个流动的数字。总而言之,大家要有这个概念,就是说我们的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通过对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看到目前整个经济形势,应该说,是很好的。好在哪里?就是刚才我说的四种情况中的符合高增长低通胀。尽管物价上升得快了一点点,比起我们收入增长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比如说收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扣除物价指数,还增长了13%点多。从全社会来看,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是总体上的判断,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在比较高速度、平稳地发展。尽管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结构上的问题,中央及时发现,然后对政策进行一些调整,我相信这些问题是会很快得到解决的。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下面,讲一些大家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问题。说偏快,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比如说我们的价格上升到6.9%,这个是比较快了,我认为归根到底是由于经济增长太快、需求过旺带来的。我们要与我们的目标来比。大家注意,我们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中央曾经搞了2010年的预测,当时的预测提出来到2010年我们的GDP比2000年再翻一番。那个时候是总量再翻一番。与此相适应,到2020年比2000年再翻两番。那个时候提的都是总量翻番,没有考虑人口的增加。我们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发展很快,如果再按总量翻番,不考虑人口因素的话,我们的经济增长预测目标就太低了。所以,中央就调整了一下我们的翻番目标。十七大正式确定由2020年比2000年总量翻两番,调整为人均翻两番。这个要求就更高了。据测算,我们每年增长5.7%以上不到6%,就可以达到总量翻番的目标。后来,我们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由于前五年发展比较快,所以我们调整为人均翻一番。我们“十一五”规划中每年GDP的增长还是7.5%。我们的增长都在10%以上,甚至11%点多,实际运行比计划超得太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一些地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个问题上,从认识上、机制上、体制上、技术创新上,都还有一些不到位的情况,有些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做出判断,至少是偏快。现在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这个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9月份中央开会就提出来了,而且从年初我们就开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

第二,防止物价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即CPI,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任何通货膨胀开始的时候,不是说来得那么猛,全面物价上升,都是结构性的。什么是结构性的?就是某些产品,特别是居民消费品的价格首先上升,有的上升快,有的上升慢,有的工业品还在下降。我们要防止全面上升。经济增长太快了,并不见得太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这里我要顺便说一句,今年三月份“两代会”的报告,我们的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完成得都很漂亮,唯独有一个没有完成,就是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十一五”降低20%,污染物降低10%,结果第一年就没有完成,所以这是中央当前抓的力度非常大的一个工作。这跟结构有关系,要想完成能源消耗指标,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别是要增加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消耗的能源少。再就是,要进行技术创新,要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得越大,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越低。我看了一个材料,说2006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最低的是广东省,北京大概第二。我研究了一下,广东为什么能在这个问题上居于前列呢?得益于前几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比较大。

今年的调控目标是控制在3%以下。一到十月份,每月的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一月份2.2%,二月份2.7%,三月份3.3%,四月份3%,五月份3.4%,六月份4.4%,七月份5.6%,八月份6.5%,九月份6.2%,十月份6.5%。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我谈一点看法。物价上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怎么来解决?特别是对我们老同志,退休金可能每年调整太少,怎么办?我刚才说了,从整个社会看,我们的物价虽然上升得比较快,但是收入水平的上升还是大大高于物价上升的水平。关键是对一部分群体,可能受到的压力比较大。记者采访我的时候跟我说,物价上升这么快,要不要给消费者物价补贴啊?我们老同志都知道,过去物价一上升,就给大家的工资条上加一个物价补贴。在新的阶段,我是坚决反对再实行物价补贴的办法。物价补贴我认为不大科学,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为什么呢?因为你工作了,在你工资条上补一块。如果没有在国有单位上班,就没有人给他补。所以我的态度很明显,不主张再用物价补贴的办法。

那可能各位要说了,你总得有个意见啊!我很明确地表态,要提高工资收入,特别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个城市都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些低工资、低收入的人承受力低。再有一个,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中央设了几个限,社会保障最低收入、最低工资标准,这要不断提高,就是要考虑弱势群体的承受力。记者问我,你的意思是有消化能力的自我消化。我说对的,你的收入那么高,增长那么快,物价增长一点点,你还要补贴,补什么啊?你就是要自己消化嘛。比如那次方便面涨价,有正式工作的有几个人承受不了方便面涨价的?可能承受不了就是农民工,消费的又多工资又少,所以要你提高他们的最低工资标准。再有一个,涉及到老同志,要不断地提高老同志的退休工资标准。老同志过去都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各方面有重大的贡献,退休以后有个工资标准,物价上升,社会的整体收入水平在提高,所以老同志的工资也要上升。我看到各地已经采取了措施,今年要增加80块钱以上。总之,我认为要提高最低收入的水平,来解决物价上升对部分居民、弱势群体造成的生活压力。

当然,最根本的是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把幅度降下来,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实现中央说的又好又快发展,来抑制过旺的需求。怎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2006年中央提出实现三个协调,刚才我讲了,三架马车要协调,投资、消费、出口要协调。还有一个,速度、质量、效益要协调。再一个就是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人口要相协调。这次十七大报告锦涛同志讲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还是要保证我们又好又快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五个统筹。这一次,报告又加了好几个统筹,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统筹国际国内大局。另外还加了一个,统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自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后,一直在不断实践,理论上在不断探讨、不断完善。

第三,关于房价持续上涨的问题。房价是我们大家特别是年轻同志关注的问题,各地政府都在调,国务院又是六条、又是八条,调了半天,不但没有控制住,涨得还挺快。最近大家看到政策一块起作用,已经出现了一个转机,有人说是拐点。有的专家不承认是拐点,因为拐点以后要下降了,上升、上升再下降叫拐点。有的说不能轻易这样讲。我谈一点看法,为什么我们的调控目标没有实现预期?我个人认为,有一个政策目标的设定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我们的房价比较高的持续的上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需求太大。为什么需求那么大呢?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要求越来越高。福利分房停止了,大家都去买。大学生一毕业想买房,农民工在城里不想回去也想买房。特别是北京市,不光有北京市的需求,还有外地的需求。你看外地所谓的大款们、煤老板们,在北京买房子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一层一层地买,那是投资啊!还有一个国际上的需求,国际上一些外资也在北京买房。

需求这么旺,你想一下住房价格能下来吗?所以,根本的问题是需求问题,需求太大。都是由于短缺造成的,东西多了,就没有人买。越说控制总量,大家越紧张,因为土地有限啊!调整结构靠市场,总量是政府不给你批地,闸门把住了,当然就管住了。但是,结构的调整靠市场。所谓调整结构,你不要生产那么多,不要盖那么多高档的大户型,什么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我曾经问过有关方面,我说为什么盖那么多好房子,老百姓不需要那个。回答是,因为各种房子都能卖得出去。那这个房地产开发商当然钱赚得多,对不对?所以结构调整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行的,这就是我们政策调控目标没有很快达到的一个原因。我的观点还是要尽量扩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抑制投资需求。你住得本来已经很好了,还要炒房子,买了一套又买一套。你有钱是有钱,但是这个住房是个特殊商品,所以要加点控制。怎么控制呢?最近我们出了货币政策,第二套房子首付提高,然后利率提高,就这样来控制一下。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值得研究。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