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

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

(二〇〇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好起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问题进行了艰苦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二十多年里,全国农村二亿二千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三十点七降为二〇〇〇年的百分之三左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已基本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上个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这么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就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第一,我们党和国家开展扶贫开发,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第二,组织扶贫开发,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中国人民的人权事业,为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开展国际人权斗争、反对西方反华势力干涉我国内政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为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第四,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增添了丰富生动的教材,应该充分运用它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推进改革和建设而不懈奋斗。这四条,是我们认识扶贫开发重大意义的基本方面。全党全国上下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扶贫开发,我们积累了使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经验,主要是: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坚持运用好这些重要经验,并在实践中继续发展丰富。
  进入新世纪,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下一个阶段的扶贫开发,要向更高水平迈进。
  今后十年我国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这个目标是实事求是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全党全国上下要齐心协力,确保这个目标如期实现。
  必须看到,实现这个目标,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将长期存在。我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三千二百万,相对全国十二亿多人口来讲,比例不算高,但绝对量不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交通极为不便的偏远地区,解决温饱问题的难度很大。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群众中,一部分生产生活条件仍相当差,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仍很繁重。目前,我们解决温饱问题的标准还比较低,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逐步向小康迈进,难度会更大。至于要根本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帮助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全党全国上下必须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
  但是,也应看到,实现这个目标,有利条件比过去多了。我国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可以投入更多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已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这是搞好下一阶段扶贫开发最重要的条件。大家都应该树立必胜的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工作。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逐步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前十年一定要开好头、打好基础。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全面实现“十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的发展目标才有可靠保证。
  做好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关键仍然是抓好组织落实,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要继续坚持通过改革推进发展的路子。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坚持贯彻邓小平理论、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没有党在农村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没有农村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科技兴农等方面的变革,没有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要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使两亿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是不可能的。搞好扶贫开发,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必须坚持群策群力。扶贫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措施的落实,都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要通过文化补习、科技培训、政策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帮助群众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创造力。
  第二,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事业的重要法宝。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必须继续坚持贯彻这一方针。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有没有改天换地、战胜贫穷的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有没有不等不靠、积极进取的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决定着脱贫致富的进程和成效。外部的支持帮助只有与内部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国家扶持和社会各界帮助下,只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开动脑筋,实干苦干,脱贫的办法就会越想越多,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第三,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贯彻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发展,促进群众生活改善,并逐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不仅要看国外发展成功的经验,也要看国外发展不成功的教训。坚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
  第四,要继续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找到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利把优势和潜力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要特别注意研究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思路。要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采取综合措施,把扶贫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有效形式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有机组合起来,以提高贫困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到贫困地区去。坚持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途径和办法,不能盲目照搬别的地方的做法。符合当地实际的正确发展途径一经确定,就要扭住不放,坚持抓下去,不断抓出成效来。
  第五,要继续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扶贫投入。要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安排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要注意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并优先使用农民工和当地的原材料,尽可能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继续安排和增加扶贫信贷资金,以满足贫困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全社会力量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单位要继续开展定点扶贫。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贫困地区献爱心、送温暖的舆论氛围。各行各业都应该做到有力出力、有智出智,通过各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第六,要继续搞好东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东部十三个省市对口帮扶西部十个省区的扶贫协作工作〔2〕,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3〕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东西协作双方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和协作规划。西部大开发,不仅为西部地区〔4〕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也为东部地区提供了投资机遇。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还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只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到中西部地区投资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协作双方的政府要积极倡导并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和支持东部企业到西部去投资,推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合作,支持企业上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资源深加工和农产品加工项目,以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和农民增产增收。
  第七,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落实工作。扶贫开发的方针有了,规划有了,资金有了,关键要抓好组织落实。如果组织落实工作跟不上,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如何推动,社会力量如何动员,贫困地区的工作如何开展,各项措施如何落实,都要一一研究,逐项组织落实。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必须把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这个问题,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现在,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用品经常要更新,更换下来的不少生活用品对贫困地区的群众还是可以用的。要想办法把这些东西送到贫困地区去。这些年来,我们也搞了一些这样的活动,但没有形成一套经常性机制,大多是临时性地搞一下,效果和作用有限。希望有关部门好好研究一下,尽快建立一套把城市中更换下来的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转送到贫困地区的畅通渠道,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这是扶贫开发中一项很重要的组织工作。其他各项组织工作,也都要抓紧抓好。
  第八,要继续加强对扶贫开发的领导。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全国的共同任务。中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东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党政第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党政第一把手,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都要围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来进行。各级干部都要为推进扶贫开发尽职尽责。
  多年来,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不畏艰苦,扎实工作,任劳任怨,为贫困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要继续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不断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不辜负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团结坚强,要特别能够打硬仗、打苦仗。尤其要注意把那些对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不怕艰苦、乐于奉献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尤其要把县委书记、县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选配好。村是组织扶贫开发最基本的工作单位。村党支部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先锋模范。一些贫困村组织涣散、党员队伍后继乏人的状况,要尽快加以改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关心贫困地区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并注意提拔使用。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力量,应该放在西部地区,放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特别贫困的地区。切实帮助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对于保持国家长治久安,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帮助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的革命老区尽快发展起来。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有责任帮助老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否则我们就难以向烈士交代,向人民交代,向历史交代。应该集中一些人力、物力、财力,尽快解决好这些地区的问题。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注释
  〔1〕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五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一计划提出,从一九九四年到二〇〇〇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颁布《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确定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的具体安排,即:北京帮内蒙古,天津帮甘肃,上海帮云南,广东帮广西,江苏帮陕西,浙江帮四川,山东帮新疆,辽宁帮青海,福建帮宁夏,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帮贵州。扶持西藏和支援三峡的工作,按中央原有的安排,继续执行。一九九七年设立重庆直辖市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二〇〇二年一月确定,由珠海、厦门帮重庆。
  〔3〕见本卷《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注〔4〕。
  〔4〕见本卷《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注〔1〕。

责任编辑:齑羸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