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岳 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
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本反动统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侵占台湾和澎湖列岛,1900年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侵入北京,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4年侵占青岛,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1931年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14年的浴血抗战,涌现出众多英雄群体。他们不畏强暴、以身殉国,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铸就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一)“古北口七勇士”与卢沟桥事变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七名中国士兵坚守古北口东南方向的帽儿山,最终全部壮烈牺牲,被誉为“古北口七勇士”。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宛平城和卢沟桥的中国第29军奋起抵抗,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在整个卢沟桥事变中,29军和日本侵略者主要是围绕着“一城二桥”反复争夺,即宛平城、卢沟石桥以及平汉铁路桥。第二天(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大声疾呼:“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二)沈忠明
7月8日清晨,日军向平汉铁路桥扑来。时任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10连1排排长的沈忠明率全排战士立即还击,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年仅27岁。除两名战士回城报信外,全排战士全部为国捐躯。沈忠明曾于1936年经周树一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沈忠明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因为亲人受到家乡财主的迫害而感到社会黑暗、世道不公,于是投笔从戎。沈忠明牺牲之后,其家人在多年之后才得到了他为国捐躯的消息。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沈忠明的后人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2024年,沈忠明烈士的曾孙沈磊将这件珍贵的文物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三)卢沟桥抗战三英烈: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
佟麟阁是29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佟麟阁在南苑召开全军将校会议,立下誓言:“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南苑保卫战打响后,1937年7月28日,为了保证南苑与北平的唯一交通线,佟麟阁率部到达大红门地区,而后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佟麟阁不幸头部中弹,壮烈殉国。
佟麟阁的遗体被红十字会运回了北平,因为当时北平已沦陷、29军已撤退,而被家人暂存在北新桥柏林寺内,直到抗战胜利之后重新安葬。佟麟阁是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追晋其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将佟麟阁的灵柩从柏林寺移葬香山兰涧沟。2009年,佟麟阁被追授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登禹也是在南苑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当时,29军命令在南苑的部队回撤到北平城里。由于汉奸告密,日军早已经埋伏在撤退途中的庄稼地里。发现有埋伏后,赵登禹想凭借汽车冲过日军埋伏的路段,然后再夹击日军,但是由于路上有很多先前撤退的骑兵部队留下的战马尸体,汽车开不起来。日军向赵登禹的车打了很多子弹,赵登禹壮烈牺牲。也是在7月31日,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同志评价赵登禹,“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赵登禹亲属签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009年,赵登禹被追授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自忠虽然不是在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但也是29军的重要将领。1940年5月16日,第5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湖北宜城县南瓜店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周恩来同志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2009年,张自忠被追授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四)“老帽山六壮士”
老帽山是房山十渡村与马安村之间的一座陡峭的高山。1943年4月中旬,日伪军3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从南窖方向向十渡进犯,企图袭击中共“房涞涿”联合县委、县政府及八路军冀中10分区部队指挥机关。八路军冀中10分区27团派一个排在老帽山凭险扼守,阻击敌人。最后只剩下6名战士,在敌人嗷叫着扑上来时,他们抱枪纵身跳下山崖,壮烈牺牲。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六位壮士的名字,不过也可以认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八路军。
(五)新四军“刘老庄连”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一支英雄的连队——新四军“刘老庄连”。1943年3月18日凌晨,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包围了在刘老庄村阻击敌人的4连战士。在4连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率领下,4连在刘老庄村后一条百米长的交通沟里,击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激战持续到午后,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4连党支部抓住战斗间隙召开支委会,决定拖住敌人,坚持到天黑,再组织突围。黄昏时分,弹药耗尽,又没有其他部队能够赶来增援,连长白思才命令把轻重机枪全部拆毁,只留下步枪枪身,上好刺刀,准备和敌人作最后决斗。
当日伪军借着夜幕掩护扑上来时,失去右手的白思才猛地跃出战壕,大喊一声:“同志们,杀!”多处负伤、已成“血人”的李云鹏边冲边喊:“和敌人拼啦!”在一片壮烈的喊杀声中,战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档案记载,4连无一投降者,无一生还者,战场上也无一可用之武器和什物。日伪军提心吊胆地走进战壕后才发现,打退5次冲锋、顶住6个小时炮轰、死死拖了12个小时的,仅仅是新四军的一个连。日伪军撤退后,淮阴县张集区区长周文科等人带领地方武装赶到刘老庄,发现一位战士还有呼吸,急忙用担架送去抢救。他苏醒后,断断续续讲述了战斗经过,但由于伤势太重、抢救无效,第3天早晨还是永远闭上了眼睛。4连82位新四军将士全部为国捐躯。
3天内,淮阴人民收殓烈士忠骸,建起公墓,举行公葬,安息英灵。不久,从地方武装挑选82名优秀青年补入第4连,改名为“刘老庄连”。后来,又在刘老庄田野上兴建了“八十二烈士陵园”。遗憾的是,由于战火频仍,“刘老庄连”82位烈士中只有17位留下了姓名。2011年,我们又确定了其中9位烈士的姓名,还有56位烈士,不知姓甚名谁。但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