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林治波:抗震救灾与和谐文化建设(6)

 

做官就是在做人的基础上做官,做官为什么首先做人呢?因为做官要求比做人的要求要高,所以你首先要做好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官做好。做官还有几个具体的要求。首先,一个禁忌就是做官不要贪污腐败。我还是从利己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做官如果贪污腐败,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少贪点不值得,因为人格很高贵,不值那个3万、5万,10万、8万。多贪点很危险,说不一定哪一天就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要是贪的多了,那是个定时爆炸,说不定哪天要爆炸。张国光从辽宁的省长调到湖北去,一样查出来了;药监局的局长郑筱萸,那是退休了的,在任的时候的贪污查出来的,退休了也抓起来。有人说多贪点很危险,我就豁出去,贪了以后传给自己的子女,把自己牺牲了在所不惜。你这是把子女害了,这个孩子有了一两千万,绝对不努力,他就湖吃海喝的坐吃山空,弄完了以后是个流浪汉。所以少贪点不值得,多贪点危险,交给孩子就害了孩子,贪污腐败这个事绝对不能干,因为从利己的角度看,对自己不利对孩子不利。

每一个人都讲公德,这个社会就和谐了。没有这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人与人互相不帮助,不合作,和谐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国人的公德意识不够,中国人活的非常累。大家都不讲公德,正常的事按照正常的程序办都办不了,都得找人,不找人什么事也干不成。到医院去看病得找人;打官司变成“打关系”,首先不是找律师,而是赶紧找人,找法官、检察官;小孩生下来从幼儿园就开始找人,上小学、初中、上高中找人,上大学再找人,分配工作找人,找对象还得找人,弄房子得找人,一直到死闭不上眼,活得真是累。中国人不能善待陌生人,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没有这个是没有和谐社会的。按照自己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去做一个讲公德的好人,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善待陌生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我再谈谈社区建设。我参观过几个社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宁波的江东区。这个社区跟别的社区不一样,这个社区是做正规化建设,从银行、保险公司大公司里、外资企业里招年轻人,待遇比原来企业还好,让年轻的大学生主持街道的工作,年轻人有点子、有激情、观念上也新,来了以后红红火火地把社区搞起来了。按照办家的办法来办街道,这个街道的任何人得了荣誉了,在荣誉室把得到荣誉的经过写出来,挂上照片、奖状,街道的人对这个街道就很有归宿感,像个大家庭一样。有科技室,有研究兴趣的人愿意到这儿来进行科技研发;有一个大会议室,定期地请人做报告,讲家庭生活、讲文化、讲政治、讲炒股票,放电影、搞文艺演出,演出一个礼拜组织一次,大家到时候都来了,可以请外头的人,街道人自己也上阵,扮演各种角色,演唱、跳舞;街道有巴士巡逻,谁家有事,可以帮着送上学,有病人送医院;治安方面是由社区警察和治安骨干组成一个网络,每个人有名片,有联络电话,一有陌生人进来比较可疑马上互相报告。每一个社区里楼道里面都放着一个小篮子,叫葱姜墙,放葱姜蒜,谁看到没有了就往里加点,谁用谁从里面拿着用,一看没了就往里加点,很自觉。每半个月或者一个礼拜有一次大会餐,就是一家做一种东西,一家拿一份出来会餐,高高兴兴的,互相特熟,特热乎。社区搞了一个网站,这个社区的领导人是大家网上投票选举的,对社区的工作有意见,就在网上提,当面提也行,匿名在网上提也行,他都答复你怎么改进。有健身房,社区的人优惠,很便宜,还有游泳池。社区的人要出差的话,家里的小狗没人管,他给你管起来;花卉没人管,他给负责浇水。小孩如果提前放学,家长去不了,街道给你接。核心的观念就是把这个社区办的像个大家庭一样,老百姓很方便,有归属感,互相很亲热。有的人参观了之后说不能学,因为宁波有钱。实际上关键不是钱,关键是一个观念。我去广西的梧州,那个地方很穷,但是和谐社会也搞的很好。那个地方的农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农民都不出来打工,日子过得不富裕,但都自得其乐。原来是因为村里也组织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游泳、掰手腕、举石头、举杠铃、摔跤,农村的土游戏也什么都搞,养得黄牛、猪牵出来比,斗斗鸡,弄的农民劳动之余非常快乐,过得很和谐。我觉得这个欢乐比富裕还重要,要是人富起来以后,幸福指数上不去,这个富裕就是白富了,还不如却穷欢乐呢。梧州这个地方的经验值得大家参考,就是把活动搞起来,给大家提供欢乐了,这个地方就有凝聚力了,非常和谐。这就是社区建设的经验和精髓。

报告人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