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选择(3)

摘要:在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就像一个人,虽然有点发烧,只要基本面好,吃点药过些日子就能恢复健康。从五个方面可以证明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仍然强劲。当前也面临五个方面的风险以及深层矛盾,如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就是宏观调整“一刀切”导致的,因此政策要多元化、差别化。

第四,  进出口能力很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到欧洲去,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有中文导购,十年前他们问我们:你是日本人吗?五年前他们问我们:你是韩国来的吧?今天,他们看见日本人问:你是中国人吗?看见韩国人问:你是中国东北来的吗?现在几乎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什么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了,进出口能力增强,做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出去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第五,  增长后劲足。

刚才我们讲了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四个条件,其实我们的潜力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前段时间,印度总理辛格访华后感慨地对记者说,中国政府太厉害了,动员资源的能力太强了。过去从天津到北京,不晃悠三个多小时能到吗?现在30分钟就到了,这半个小时给老百姓带来的效率、福利、活力有多大?这是很难估量的。由于这些原因,中国的自主成长式发展必然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正是如此,世界上各路经济学家在“诊断”中国经济发展时都认为,2008年中国能达到10%的增长。

在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同时,还要看到也确实隐含着很多风险,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物价在高位运行,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快。

现在,通货膨胀压力很大,反映居民消费的CPI和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的PPI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运行,这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发高烧是常见病,但为什么人人都害怕发高烧?这是因为发高烧经常带来一些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比如原来心脏没什么问题,但烧几天后出现胸膜炎,心脏开始积水。去年由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不断退烧,对CPI的控制初见成效。今年8月份之后可能会逐步回落,这是一个大趋势。我认为,长期用低价格来维持社会安定,用牺牲农民、农村的利益来维持城市的繁荣发展,终究要走到尽头。我估计奥运会之后,会有所调整。

第二,经济中“过”的问题还存在。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有人问,奥运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我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八年来,整个奥运投资大概有三千多亿,分散在每一年里是两三百亿,这在我国现在12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里是微乎其微的。

防止投资过热,还需要注意今年是换届年,政治是影响经济的,1992年、1993年投资过热是新一届班子换届带来的膨胀,因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总得干点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儿,于是盖楼房、修广场。新一届各级政府会不会也有一些政治的冲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有可能的。

第三,股市强烈振荡,房市萎靡不振。

大家都知道,去年10月沪指曾经达到6000点,之后股市不断下跌,经过几次挣扎,今年9月16日跌破2000点。为什么跌得这么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很关键!现在房价也开始下跌,起码房价的涨幅在回落,早买一天都可能赔本,老百姓看到这一点就开始等待。但也有人等不起,中国老百姓买房子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炒房人毕竟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股市振荡是中盘调整,调整一段时间,当大家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了,回升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今年的自然灾害严重,可能带来新的变数。

我国统计局最近做了个估计,陕西、甘肃、四川这些地震灾害发生地区的产值不到全国GDP总量的8%,不会影响国民经济大局。何况在今天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这些地区恢复生产建设很快,而且有可能产生新的需求。我前段时间到廊坊去,一些私营企业一下子就发财了,他们没想到他们的板房、帐篷一下子那么抢手卖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灾害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新的需求.

第五,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进行控制,加之受次贷危机、国际市场萎缩影响,产生了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首先是今年过完年后,大概30%的韩资从山东半岛撤走,这跟企业经营困难有关系:一方面国际市场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另一方面去年出台了一系列增加中小企业劳动成本的一些政策,首先是人工成本涨,第二是原材料价格涨,第三是新《劳动合同法》也带来一些制度性成本。

可以说,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小毛病。而真正可怕的是中国经济的大毛病,这才是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也是我们后奥运时期政策需要着力的。

第一,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所导致的城乡矛盾扩大。现在城市跟乡村间仍有四个不利于协调发展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依然严峻。二是,农村资本向城市的不可逆流动。农村老百姓的存款老百姓用不了,绝大多数被银行拆到城里用了。三是,人力资本由农村往城市的不可逆流动。为什么?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太低,有识之士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原本弱势的农业又由一群弱势的人群经营,怎么会好?四是,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被城市化大量低价侵占。据说很多地方搞开发区,为了吸引项目,实行零地价。现在我们大概抽样估计,全国失地农民至少有3600万到3800万。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相差悬殊。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边疆分裂势力借着经济不发达,口实就是汉族剥削少数民族。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些年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发展得不够,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一些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够,比如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就业等 问题。现在中国老百姓,99%的人都吃饱了,参与议事这种政治诉求会自然增强,因此社会矛盾会随着人们欲望的增强、诉求的增加,而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增加很大难度。

第四,人与自然的矛盾。环境污染严重,这是我们面临很大的困难。2006年世界银行有个报告讲,全球3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1个。我们的七大水系,有五大水系有不同程度污染,污染面都在50%以上,而且个别地段在70%以上。我小时候特别爱闻汽车尾气,因为在农村闻汽车尾气,觉得新奇,工业气息来了。现在尾气麻烦了,这就是发展阶段。女孩子擦口红,本来美一美,结果苏丹红,麻烦了。这就是生活发展的结果,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要求。由于环境恶化,我们水土流失、酸雨排放面积都非常严重。

第五,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内需不足与国际贸易的摩擦在增加。现在外国人妖魔化中国产品,鸡蛋里挑骨头。我们的玩具好,他说这里边铅超标,而我们的生产基本上是按照美国制造商提供的标准的。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再不把眼睛向内,不考虑扩大国内需求,走国际化的独木桥,问题会越来越大。

第六,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低。我国的人均资源很有限,石油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天然气占4%,像煤炭,耕地,森林,都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我们粗放的发展方式,对经济的持续带来了很大影响。原因何在?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在70% 以上,而我们去年才达到39.1%。大家感觉到有钱后不那么幸福了,为什么?就是服务业太不发达,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商品、流动环节的管理较弱。我前一段时间到纽约,纽约的电话电报局把所有的传呼业务全包给印度了,你在纽约打个HELLO114,回答的不是美国小姐,而是印度的小姑娘。为什么?印度小姑娘一个月工资美国只付她220美金,折合人民币1500块,在印度是高收入了。而用220美金雇美国小姑娘,只给你工作四个小时。利用信息化,进行全球分工,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但我们中国根本看不到全球外包的效率。我们去年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才占32%。发达国家占多少?都在60%—80%。有工作没人干,有些工作抢着干,这都跟我们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系。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下一步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中国的宏观政策该如何选择?关键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国出现这些问题,你念老皇历,片面地强调物质、不管环境不行了。另外,念外国人给我们出的招也不行。外国人让我们搞低碳经济是对的,但你怎么搞?这次英国对到北京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给了每人每天据说是300英镑到几百英镑的污染补贴。那么换句话,你按照英国人开的单子去弄,把中国的空气弄成伦敦那样,现在恐怕做不到。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发展。

首先,要咬住发展的第一要义。第二,要把发展的目的搞清楚。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要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抓经济建设,但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同样重要,特别是社会建设。现在老百姓对社会不满,并不是仅仅针对经济本身。所以我们讲社会管理,怎么把人回归到人性上来。这次包括四川大地震,最了不起的就是加上了心理医疗。社会管理有很多新要求,我们要去认真研究如何关注人的心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全面发展。

要实现全面发展,方法是什么?

首先是统筹兼顾。就是要考虑全面。一个国家,你不考虑东西部,你不考虑城乡,不考虑穷人、富人都是不行的。没有富人投资,你绝对没有发展。没有穷人的拥护和支持,你绝对也没有发展。所以要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的关系。为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就不能单打一。去年为防止通货膨胀,我们提出了“双防”,存款准备金提高好几次。现在问题来了,这样下去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衰退。我们经济增长要衰退一个百分点,直接下岗就是150万人。最近把政策调整到一保一防,防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这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从长期战略上选择,怎么保持后奥运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解决根本问题,调整着力点。前一段时间政策着力点就是给农民补贴。中国农业靠补贴能不能富起来?不城乡一体化,不把二元经济结构壁垒打开,就没办法发展。30年前我们开给农民一个药方——家庭联产承包,一下子温饱解决了。30年后还吃这个药方,不行了。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怎么反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城乡均等化。城乡统筹靠什么?靠富人下乡。现在穷人、富人都往城市里扎,饼越摊越大,问题就越多。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