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7)

 

三、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

我们应该把国家建设成文化大国,而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是一个文化大国,这个和科学发展观有关系。我们不能够只讲人均收入、国民收入,因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赶不上发达国家。但是即使赶不上,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仍然对人类有我们独特的贡献,因为我们有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还要有新的发展。我们的文化是立国之本,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该坚持的时候,比谁都能坚持;该灵活的时候,怎么都灵活,怎么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蓬勃发展,我们今天仍然很幸福地在这里讨论文化问题,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我2004年11月份去过俄国,苏联建立70多年,但是它的农业产量没有赶上沙皇时期的最好水平。俄罗斯呢,现在的人均收入,远远没有达到苏联时期的水平。所以中国的文化是有两下子的。这不光是我们的看法,撒切尔夫人,还有美国的布热津斯基都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中国的文化太厉害了,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该坚持的时候,比谁都能坚持;该灵活的时候,怎么都灵活,怎么都能找到出路,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我们不是关起门来搞,我们是一个开放的态度,我多次讲过这一点。我在参加文化高峰论坛的时候,媒体上乱炒,说王蒙提出要开展“汉语保卫战”,我根本没说过那个话――汉语不是保卫战的问题,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你保卫战干什么啊?而且我认为学习汉语和学习英语并不矛盾,汉语学好了,也就是母语学好了,才能学其他的外语;外语学好了,也能反过来比较一下,认识你自己语言的美好和特色。

我常常举这个例子:中国外语最好的一个是辜鸿铭。他英语好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他在伦敦地铁,看《泰晤士报》的时候倒着看,还留着一个辫子,旁边的英国青年咯咯地笑了,说:“带着猪尾巴的这个中国人,他字倒着看。”结果辜鸿铭回过头来,用标准的牛津音告诉他们:“小伙子,你们的英文太简单啦,我要是正着看,对我的智力是一个侮辱。”“我倒着看还算是一个游戏。”他的中文好不好?他用中文讲学妙语连珠。还有就是钱钟书,他的外语好不好?他七八种语言都是过关的,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他都懂,但是他的中文呢,他的旧体诗写得何等的美妙。林语堂,包括连续剧《京华烟云》和《苏东坡传》是用英语写的,但是他的中文呢?他写的中文小品都很好。所以如果我们的中文不好,就是中文不好,不是由于学习了英语。反过来说,你的英文不好,也不是由于你的中文太好了,而是你没有好好地学习英语。既然中文那么好,你好好地再学些英语,岂不学得更好?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