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征:新牛街上民族情

张长征:新牛街上民族情

  我是个回民,生在牛街,长在牛街。
  这牛街您还熟吧?那可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呀。现住居住着23个民族的5万多群众,其中1万多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习俗,构成了这个地区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这牛街的中心地段呀,住的大部分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回回。您知道这从前的老牛街是什么模样吗?那路,窄的只能走独轮车,宽的也就能将将过一排子车。可现如今,连小胡同都铺上柏油路了,您说这变化大不大?
  咱再说说住房这事儿,那会儿三代人住一间房的人家儿可多了去了啦。您就说我们家吧,3口人住一间9平米的破旧小平房,那还是建筑面积。地方太小,就能搁下一双人床,孩子大了又是个姑娘,没法睡了,只好在这双人床上边搭了个二层。我在上边,孩子和她妈娘儿俩在下边。到了夏天哪,这上边的热气呀跟进了笼屉似的。好容易说攒点钱买个空调凉快凉快吧,安装的工人往墙上突突的这么一打眼儿,您猜怎么着?山墙塌了。细一瞧呀,这墙全是碎砖头和着胶泥拌堆起来的,根本挂不住,还差点把空调给砸坏啰。
  改革开放了,国家发展富裕了。党和政府关心我们穆斯林群众可下了大本钱了。给我们盖起了高楼大厦,眼瞧着一座座高楼是拔地而起,嘿,一眨嘛眼儿的工夫,这老街旧邻的都搬进去了。还坐上电梯了,这不抖起来了。安居乐业了,不愁孩子因为没房说不上媳妇了,咱牛街的老百姓呀,打心眼里感谢党的民族政策好啊!
  新房是住上了,可刚拆迁那会儿,没少遇见麻烦事儿。您就说那天吧,我刚上班,一对回族的聋哑人,手里拿着已经签好的拆迁协议书,拽着院儿里汉族的邻居张大姐就进来了。连比带划的呜呜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还是张大姐会哑语,她一翻译,我明白了,原来是明儿回迁住新楼的时候,这对回族聋哑残疾人还要和这汉族张大姐一家住邻居。这20多年平房院儿的街坊还没住够吗?况且,人张大姐的协议也签了。
  要说他们两家儿的感情那是真好哇。平日里互相关心、互相帮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姐妹呢。以前住平房院的时候,聋哑人夫妇跟张大姐两口子住一个院儿,张大姐两口子在生活上经常帮助这对聋哑夫妇。几年以后,聋哑人夫妇生下一个大胖闺女,街坊四邻都替他们高兴。可是问题来了,孩子夜里哭闹,整院子的街坊都给哭醒了,可爹妈却听不见。这可让张大姐着了急,影响街坊休息不说,万一孩子哭坏了怎么办?后来到了夜里,张大姐一听到孩子哭,就赶紧爬起来去敲聋哑人家门,可还是听不到。后来,还是张大姐的爱人想了个办法,做了个“闪光铃”,灯头安在聋哑人夫妇的床头上,开关安在张大姐夫妇的床头上。只要夜里孩子一哭,张大姐一按开关,聋哑人夫妇的闪光铃就晃啊晃的,聋哑人夫妇就被晃醒了。这个铃,一装就是10多年,一直到孩子小学毕业。后来被牛街的老邻居们称作“连心铃”。
  这么好的两家儿人要给分开了,您说他们能干吗?而且人家说了,我们不挑楼层的高低,不挑朝向的好坏,只要在同一层就行了。这残疾人的事儿那是全社会事儿,他们的这个忙,我一定得帮。我赶紧找了拆迁办,在办事处的协调下,又把这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回汉两家儿人重新分到了同一个楼的同一层上。这对残疾人的高兴劲就别提了,什么时候看见我都竖大拇哥呀!
  刚才我讲的是汉帮回,现在我再跟您聊聊回帮汉。故事发生在一个百岁高龄的汉族刘奶奶身上。刘奶奶,一生未婚,孤身一人。平时社区的关心照顾,老奶奶非常感激。时间长了,老人过意不去了:“你们社区那么忙,工作那么多,我不想再牵累你们了,还是找个阿姨吧。”没想到找了几个阿姨老太太都不称心。于是,社区一位回族热心肠儿的刘大姐听说了,主动找上门来。刘大姐说:“大妈您别着急,甭找阿姨了,我伺候您行吗?兹当我是您亲闺女。”当时刘大妈躺在床上,眼泪是唰唰地往下流哇……从此,这刘大姐每天下班后,先到刘奶奶家,洗衣服做饭拾掇屋子,给老太太洗脸洗脚,就当自己亲妈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照顾就是10多年,还分文不取。有人会问,刘大姐这是图了啥?刘大姐说,因为我是社区志愿者。
  刘奶奶在103岁那年去世了,她是带着回汉民族的情谊走的。我相信,老人家就是在天上,也会含笑望着我们牛街的老老少少。
  团结和谐的大局意识让各族居民都舒心、愉悦地生活在牛街这个和睦的大家庭中。我们社区建成10年了,没有出现过一起因为民族生活习俗而引发的纠纷。今天的牛街,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向世人诉说着新中国、新北京、新宣武的沧桑巨变。今天的牛街人,深知一个道理:祖国好!党的民族政策好!各民族大团结真好!
  (宣武区牛街东里社区工作者)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