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7月10日,《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外发布,共推出24项任务推动居民增收减负,并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至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XxjnzxC007014_20250710_CBMFN0A001

参观者在体验新车。新华社发(那宇奇 摄)

居民增收减负,夯实消费“源头活水”。收入是消费的“源头活水”。《方案》通过“增收”与“减负”双轮驱动,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筑牢根基。《方案》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本市将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支持证券交易所、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丰富交易产品类型,鼓励上市公司合理提高分红率,推动资产管理机构丰富投资产品供给,拓宽居民财富管理渠道。在减负领域,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二手房“带押过户”等政策,显著降低大宗消费门槛。政策组合拳,既让居民“钱袋子”鼓起来,又让消费支出“松绑”,为消费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优化消费供给,精准匹配多元需求。面对消费群体多样化、消费结构动态化的趋势,《方案》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打造差异化消费生态。“谷子经济”的规范发展,推动动漫、潮玩等二次元文化产业集聚,形成新的消费增长极。美丽健康消费领域,“未来美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聚焦化妆品、医疗美容等细分市场,吸引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协同创新,助力“京妆”品牌走向全球。互联网医疗的持续扩容,截至2025年6月,北京互联网医院已达102家,上半年诊疗量同比增长44.98%,这种“线上问诊+线下服务”的模式,正重塑健康消费新场景。此外,《方案》还提出拓展绿色消费新范式、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通过产品创新与文化赋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的双重追求。

提升消费品质,构筑国际消费高地。消费品质的提升,体现在消费场景的升级与文化内涵的注入。环球影城二期、“两园一河”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将打造世界级文旅综合体,形成“功能+场景+体验”的消费新地标;北京中轴线、大运河等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则深度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消费,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活态”文化魅力;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力支持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短板,发展“民宿+”特色产品,提升“长城人家”等民宿品牌影响力;体育消费领域,重点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加快形成“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推进双奥国际赛事名城建设。

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消费环境的优化,本质上是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的双重突破。“双枢纽”机场消费能级的提升,通过扩大免税店国货销售、拓展跨境电商试点,打造国际消费桥头堡。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闲置低效场馆、老旧厂房改造,植入“体育+”“亲子+”“文化+”等业态。《方案》突出惠企利民,明确要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严格落实扫码检查,完善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要包容审慎做好新模式、新业态管理,探索更多消费场景“一件事、一次办”,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便利企业高效办事,缩短项目审批周期,释放商业创新活力。

《方案》通过24项新举措,打通消费堵点、激活市场潜能。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双奥之城”必将在全球消费版图中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为全国消费升级提供“北京样本”。

(宣讲家网 李军)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