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走出大山的孩子

王玉华:走出大山的孩子

  1989年7月,我被分配到老家——房山区南窖乡,当一名老师,那是一个偏远的山村,我一干就是17年。
  2005年底,听同事说,区政府决定实施“山区中学的搬迁工程”, 就是山区所有中学都撤并,搬到房山、良乡去。这就叫“搬迁工程”。
  这不是天方夜谭吧!
  房山有十多所山区中学,两千多名学生,全部搬出去,光修建新校舍一项就得花多少钱?两千多个学生背后,是两千多个农民家庭,让他们的孩子到大山外读书,又得吃又得住,再加上往返路费得花多少钱?经济上他们负担的起吗?俗话说,故土难离,何况是让十几岁的孩子远离身边,家长心里受得了吗?
  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错了。
  不到一年,两座现代化的校园在房山、良乡两地建成。算上配套设施,政府共投入了3个亿!政府还实行了“三免一补”政策,也就是说:学生的饭费 住宿费 书本费全免,对困难家庭的学生还有专项补助。学生上学回家,由政府出钱,派专车接送。
  大手笔啊!如果不是共产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天底下哪有这样事啊!
  2006年8月,经过招聘,我被良乡五中录用。9月1号那天,我随我的学生一起,来到了良乡五中。
  一进校园,我们就被现代化的操场吸引住了。碧绿的草坪,粉红色的、正规的塑胶跑道,太美了!单是篮球场,就有四个。
  过去,在我们山区校,能有半个篮球场,就相当不错了。听老师讲,大安山中学那块打篮球的巴掌地儿,经常一不小心就把球投到山沟里,20分钟才能从沟里找回来。上英水村小学是在山顶的真武庙里,有一次学生投球,那球撞在球架木桩上,反弹到山崖下,学生跑下去找,走了两里盘山路楞没找回来。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教学楼。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让我感叹不已。过去在山里教书,一支粉笔一本书,辛苦不说,效率低,耽误孩子呀!看看四周,教室宽敞明亮,三面墙,每面墙上都有一块黑板。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后面的一块是出版报用的,前面的那一块教师用,侧面的那一块是学生上课做练习用的。再仔细一瞧,黑板怎么是淡绿色的啊?原来,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特意设计成了这种颜色。更让我惊讶的是,教室里不但有电视,有供暖设施,竟然还有空调!
  在我上中学那会儿,教室两面都是纸糊的窗户。冬天,教室前后生了两个土炉子,屋里还是冷得很,冻得受不了。当时我们的老师就让我们到院子里跑几圈,再回来上课。教室墙壁被烟熏得跟黑板的颜色一样,昏暗的教室,我们得把脸贴近书才能看得清字迹。培养了好多近视眼。
  再往前想想,我爷爷那一辈,是在村公所办的夜校、扫盲班学了百八十个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到我父亲上学,是在村里的娘娘庙,坐自己带的小矮凳,膝盖当课桌念的初小。后来用条石当桌凳。冬天,石凳冰屁股,父亲他们就把课上不用的书垫上。一学期没完呢,书本前后缺了好几页,不是翻烂的,是屁股坐烂的。
  想想过去,看看今天,现在的孩子们,多幸福哇!
  该吃午饭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餐厅。学生餐厅分为三层,学生用餐,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排队进来先坐好,然后由服务员上来安排饭菜。
  我原以为,吃饭不要钱,能吃饱就不错了。可我一看学生桌子上的饭,嗬!跟过年吃的似的。餐厅墙上有一周的食谱,主食多样,副食荤素搭配,奶、蛋、水果蔬菜应有尽有。听餐厅的师傅介绍,每顿都经过科学配方,保证营养均衡。
  山区中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自然村,有的孩子,家离学校很远。学校没食堂,孩子上学,就只能带干粮。过去,那些靠借粮度日的人家,家里上学的孩子能带啥干粮呢?只能带照得见人影的稀粥……一个网兜,平摆摆地放上铝饭盒,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提着走好几里山路。不夸张地说,到现在还有人一肩膀高一肩膀低呢,就是那时候提饭盒落下的毛病。
  吃完午饭,我陪孩子们来到宿舍楼。宽敞明亮不说,还一律带阳台,生活用具齐全,并且全都免费使用。旁边的洗漱间、洗澡间、卫生间干净整洁,冷热水全天供应。
  看着这家一般温馨的宿舍,花园一样美丽的校园,我想,家长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在山里教书那会儿,时不常的有孩子打架。至于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更别提了。来到良乡五中,从吃饭、走路开始,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建校第一年的时候,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比班上其他同学的年龄都大,成绩差,行为习惯也特别不好。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孩子在山里读书的时候特别淘。有一次在社会上跟人打架伤了腿,只好休了半年学。本来去年就该毕业了,他父亲听说山里的学校要搬到良乡去,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就让自己的孩子多休了半年,盼着孩子能在五中浪子回头。
  我发现这孩子虽说淘气,可脑子特灵。我和其他老师一起,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帮助。严要求,多鼓励,少批评。很快,这孩子行为习惯变了,成绩也爬上来了。
  听孩子的父亲说,过去这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五中不到半年,孩子每次回家, 都会主动扫院子、叠被子,帮他妈做饭、洗衣服。吃饭的时候,知道先给他爷爷端饭,跟变了个人似的。
  去年中考,这孩子考上了全区的优类校——房山中学。
  过去,每年中考,山里的学校总是垫底儿,成为房山教育一条很难甩掉的尾巴。如今,建校才三年,一年一个台阶。今年中考,良乡五中属中上水平。
  回想我这20年的的工作历程,我发自内心地说:正是有了共产党,山里的孩子才能走出了大山,接受现代化的教育。

  (房山区良乡第五中学教师)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