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华:商业老街变迁的故事

李继华:商业老街变迁的故事

  2008年底,我从供销战线退休了。这些日子,我脑子里,翻来覆去尽想以前的事,挥之不去。特别是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71年初,我和另外30名初中毕业生,结束了在海淀区粮供局的岗前培训,被分到四季青基层供销社。报到那天,我们30个人站在供销社院子里,等着往下属的各个门店分。
  “李继华,去蓝靛厂。”当念到我名字时,我还同时听到一个陌生的名字——蓝靛厂。从此,我和蓝靛厂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说,远在明代,这里种植和生产染布用的蓝靛,隶属宫廷的染织局,故得名蓝靛厂。到了清代以后,虽然不再种蓝草制染料,但地名却沿袭下来。
  蓝靛厂往北,叫外火器营,因住过上万满蒙八旗以火器装备为主的兵丁及家属而得名。蓝靛厂以西,是圆明园八旗护军之一的镶蓝旗,又称老营房。满清时这一带可谓营房林立,铺面毗连。
  蓝靛厂由厂胡同、厂大街、厂北街和厂后街组成,商铺大多分布在蓝靛厂大街上,有油盐店、绸布庄、茶庄、饽饽铺子,还有专门操办红白喜事的轿铺。
  这些老字号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德元成”。这是一家前店后厂的油盐酱菜店,据说是宫里太监的产业,周围营房的采买供给都是由“德元成”一手操办,红火一时。
  民国后,旗人生活大不如前,商铺也逐渐衰败。解放后,“德元成”最先收归供销合作社所有。公私合营,这条街上的私营商店也先后加入了供销合作社,成为集体所有制。到我参加工作那会儿,有菜店、粮店、百货店、日杂店、副食店、理发店、药店和一家饭馆,共十个门店。“德元成”早就改成蓝靛厂清真副食店,为了和街东口的大教副食店(东副食)区别,人们还按老习惯称它为“德元成”。
  我就在离“德元成”不远的菜店当售货员。
  那时候的供销社,除了买卖商品外,还担负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任务。粮、油、肉、蛋、糖都是定量供应,连芝麻酱和碱面,也要凭副食本。收回的粮票、油票,要分类粘贴、注销,上缴基层社调拨站,有专人进行核销。
  按照规定,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损耗率,一般情况下,硌窝鸡蛋、羊蝎子、大棒骨都是不凭证的,在这些商品的调配销售上,售货员有一定的自主性。在那个物资十分匮乏的年月里,就因为这点儿优越性,售货员就成了让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
  我到店后第一个岗位是卖菜。每年立冬前后,忙完冬贮大白菜,日子就清闲了。菜架子上除了大白菜以外,就萝卜、土豆和大葱。
  我还记得,每逢春节,菜站都要调一些南方的蔬菜进京,为的是点缀首都节日市场。雪白的菜花、碧绿的柿子椒、嫩黄的韭黄、鲜红的西红柿……,这些“细菜”被整齐地码放在菜架上,红绿黄白透着好看。可一般百姓根本买不起,所以基本上就是在那儿摆着。大年初三一过,我们马上联系空军学院的空勤灶、地勤灶,然后用三轮车把菜送过去,月底结账。
  两年后,也就是1973年,我调到百货商店,由售货员到小组长一干又是五年。百货商店是在“德昌厚”的基础上新建的。旁边还保留着“德昌厚”一部分老房子和院落,红砖绿柱,看上去挺漂亮。
  百货商店分布匹、大百货和小百货三个组,我在大百货组,按照今天的分类就是针织、服装、鞋帽。那时候,一般老百姓购买力很低,商品的花色品种也少。夏天,主要就是卖背心和塑料凉鞋,冬天就卖秋衣秋裤和大棉窝。春秋季节,男鞋叫懒汉鞋,女鞋叫一带鞋。
  从年底到春节,是布匹组最忙的日子,家家忙着扯布,算计着那十几尺布票是做棉被,还是给孩子添新衣服。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跑到花市的服装批发公司,抱回十件蓝色咔叽布建设服,想给节日的市场提高点档次。谁想到,末了,只卖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造成了积压。在那个几乎家家都有缝纫机的年代,买成衣对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由蓝靛厂门市部调到它的上级单位四季青供销社工作。工作岗位也由门市部经理、基层社副主任到党总支书记。都说商业是窗口行业,这话一点儿不假。我就透过这个窗口,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市场供应开始充足了。 布票、粮票、肉票、油票被彩电票、冰箱票和外汇券所取代。这说明,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购买耐用消费品,开始追求生活上档次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商业部门进口了第一批彩电、冰箱。当时,谁家要有一台进口彩电,绝对让人羡慕。那时彩电、冰箱,还是凭票供应,把彩电冰箱票发到各单位,再由各单位分配,有些单位甚至用抓阄来分配。
  那天,菲利普、松下、日立等品牌的洋电器卸满了供销社的大院,顾客在大门外的传达室窗口排队交票交款,我们在院子里发货,看到顾客全家人欢天喜地抬走商品,像过年一样,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我们家的彩电、冰箱,还是借我妹妹出国留学的光,在免税店买的。那时候,外汇还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兑换,只能换成外汇券。因为外汇券可以在友谊商店买进口商品和外贸商品,所以就成了那会儿人们追逐的时尚,有外汇券特吃香,也有人私下按1:1.1或1.2的比例兑换。
  也就短短的几年吧,外汇券就寿终正寝了。原因是国产的彩电、冰箱以及服装服饰,开始不断推出,而且物美价廉,质量也不差,有些品牌甚至打入国际市场。后来,我妹妹再从国外带回来的礼品,仔细一看,大部分都是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这么大的变化,真是想不到。
  1980年,我们供销社建起了第一座二层楼的商场。宽敞的大厅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把原来的4个商品部增加到12个,细分出五金、电器、文具、化妆、礼品、童装等。
  市场供应开始丰富之后,在“买全国、卖全国”的口号下,我们基层社调拨站组织各门店采取联购分销的方式,到广东的东莞、顺德,去进家用电器;到浙江温州、义乌进小商品;到福建的石狮进服装;到河北白沟进皮大衣……秋天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还组织各门店,到香山公园搞秋季商品展销会;每年从社员结算到春节前这十多天里,搞迎春商品展销会,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干鲜果品、烟花爆竹……品种繁多,来选购商品的既有城里人,也有农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家伙儿全都欢天喜地。
  那几年,眼看着各项指标年年递增,蓝靛厂所在的四季青供销社,也进入了全国供销系统百强基层社的行列。我们还接待了十多个批次、50多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我呀,心里那份儿成就感、幸福感、自豪感就甭提了。
  就拿化妆品来说,我参加工作那会儿,只有蛤蜊油、雪花膏和香皂等几个品种。雪花膏的包装有小塑料袋和小瓶装的两种。但卖得最快的,还是那种经济实惠的大瓶散装零打的雪花膏。顾客拿来空瓶子,我们装上雪花膏后,用秤称着卖。谁能想到,才几年功夫,化妆品简直有了成千上万个品种,而且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从1999年开始,火器营、蓝靛厂陆续拆迁,这一带的地理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估计如果多年前离开的人再回到这里,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在原来叫“老营房”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崭新的“世纪城”。据说,仅世纪城三期就占地120公顷,包括183万平米的10个居住区和一个教育区、一个商业区。四环路修到了四季青基层社的门口。
  蓝靛厂大街上的老旧商店,也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商业设施——一个有68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的大型shopping mall——金源时代购物中心。
  作为北京最大的商业企业,它拥有燕莎友谊商城、贵友商厦、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和凯宾斯基饭店等著名商业品牌。易初莲花、居然之家、国美电器等90多家国内外知名旗舰店也在这里落户,1600多个品牌琳琅满目,形成了服装服饰、运动休闲等16大类的综合系列。同时,还有几十家主题餐厅,溜冰场、电影城、俱乐部、美容美发店等,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购物环境。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是个超大型的shopping mall。
  每当我走进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都会浮想联翩:我们年轻时苦练的板布、量布、包扎、珠算这些商店售货员必备的技能,在如今以购买成衣为主流消费的时代,都不能再称其为“技能”了,只能作为历史留存在记忆中。
  我们这代人,也算亲历了祖国由贫穷落后不断走向富庶强大的过程,也赶上了十年浩劫、上山下乡、晚婚晚育、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企业改革下岗等等社会的激烈变革,虽然说不上阅历丰富,也身在其中不断变换着角色,付出了代价。
  我从十六七岁参加工作来到供销社,一直干到2008年退休。我见证了供销社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亲历了北京郊区一个普通的供销社——蓝靛厂门市部30年来的变迁,亲眼目睹了一个伟大时代的飞跃,我觉得非常幸福。我希望蓝靛厂变得越来越美,我的祖国越来越富裕强大。
  (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海淀投资管理中心退休职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