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生:北京公交村村通

陈德生:北京公交村村通

  我是北京八方达客运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有个外号,叫“公交舒马赫”。舒马赫是世界赛车明星,我的车感好。公交集团技能大赛的时候,比赛走“S”形车道,我创造过最快纪录。
  进入公交之前,我只是通州觅子店村的农民,一个农用运输司机。我的车技就是在曲里拐弯、坑坑洼洼的农村土路上练出来的。2002年,我进了八方达公司。这个公司是2001年6月28日由巴士公司和长途汽车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新机制公司,它的线路主要连接北京市区和郊区县,是“一根扁担两个筐”,我们就是那根连接着城里和郊区的扁担。
  2004年,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国家提出实施“村村通”工程,还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邮政”这些规划中,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村村通公交”。
  回首过去,我简直不敢相信北京郊区县的公交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过去住在通州觅子甸乡的村子里,那时候只有一趟公交车路过我们镇,公交站就设在镇的大街上,每天只有一班车。这个站离我们家所在的村子有五六里地,每次要进城,都得提前一天做准备,第二天起个大早,长途跋涉到镇上坐车去。
  我姑妈家住在大北窑,每年初三我们都要去她家里拜年。我记得特清楚,有一年大年初二,我爸妈为了第二天去姑妈家,收拾了一晚上的年货。第二天一大清早,我爸妈就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往镇上赶,我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好容易赶到镇上的车站,谁知道公交车两分钟之前已经开走了。我们一家子只能拿着大包小包又回家去。大年初四,终于赶上了去北京的公交车,可是那时候乡镇的道路并不是今天这样的柏油路,等我们到了姑妈家,我妈把装鸡蛋的盒子打开后,一半鸡蛋都在路上颠碎了。要知道,在那个年月,我妈为了攒这些鸡蛋,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呢。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北京郊区县的公交车还是不发达。相声演员郭德纲当时就住在大兴,他每天要到天桥的剧场说相声,都是坐我们公交车去。有一年冬天,郭德纲表演稍微晚了点,没赶上回大兴的末班车。没辙了,他竟然一路走回了大兴,一边走一边哭。这些经历,如今被郭德纲当成素材写到了他的相声里。
  短短30年的变化,北京郊区公交和八方达公司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现在的郊区公交线路可谓新线如玉带、新车似画屏。如今,郊区县的学生周末就可以坐着公交车到城里的图书馆读书去。从前小两口进城,一大早出门坐着车倒来倒去,到地方就下午一两点钟了。买点儿东西,赶不上返回的车,就得住大车店了。可现在,早上8点从大兴出发,到礼士路不到9点钟,上长安商场买点儿东西,吃点儿饭,下午还能抓空到西单的电影院看场电影。
  我印象最深的,是京西门头沟深山里的小龙门村最先通车的那天。那是2007年8月15日,天儿热,可乡亲们的心更热,他们敲锣打鼓放鞭炮不说,还扭起了大秧歌,围着我们苹果绿的929路车笑个没完。一个小伙子搀着90多岁的太爷爷也来看热闹,他说,太爷爷只见过过去烧柴火的蒸汽车,从没见过现在的汽车,一直管汽车叫“铁驴子”,还让自己带上柴火,说得烧着柴火喂“铁驴子”才能走。乡亲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着哄把老爷子架上了汽车。
  凡是新通的线路,我们都免费让村民们坐几站。那位老爷子坐在车上,看到“铁驴子”不吃柴火还跑那么快,好奇得嘴都合不上了。
  山里人对公交的渴望是最最迫切的。山路骑自行车不方便,拖拉机不安全,他们过去几乎就靠两条腿。
  我们929路成了村民生活里的好帮手。不光送村民进城,司机售票员还管给他们捎带一些药品、生活必须品,还把城里一些好看的、好玩的、好买的信息告诉村民,再带他们进城寻找目标。村民们形容“我们小龙门村的人啊,这回可真是跳了龙门啦!”
  在“村村通”的线路上,最难的要属延庆的大庄科乡了。925路从延庆南菜园到大庄科乡,全程55公里,90%是山路。人说山路十八弯,我们这条路要拐36道弯,几乎都是傍山险道。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更危险的是碰上下雨和下雪。雨天会遇上泥石流,雪天结冰人称“地穿甲”。为了保证这条线的安全畅通,我们的司机都是精挑细选的——首先要挑公交驾龄五年以上的,还要经过安全科考核鉴定。2008年12月1号这条线通车以来,由每天6趟车增加到现在的10趟,从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
  开通这条线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有一险不可避免,这就是经营风险。大庄科乡2700人,但真正有出行需求的也就500多人,每天拉不到足够的乘客,车队就得亏损。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坚持保证这条线畅通无阻,市政府及时给我们政策性补贴,公司消除了后顾之忧。
  要说最少的车服务最少的人,得属怀柔的几条线。在喇叭沟门乡开通的一趟从汤河口到帽山的山区专线,每天只有十几位村民乘车,公司给配了一部车。可司机需要“住班”,也就是晚上要住在村里,这样才能保证一早不耽误出车。公司从人文关怀出发,有意挑选了一对夫妻到这条线上岗。丈夫是司机,妻子是售票员,两口子住在山村的小车站里,妻子不光能照顾丈夫的生活,还能监督丈夫不喝酒,安全出车。队里马上发现,老婆的话忒灵。这样的夫妻车,在怀柔长哨营、九渡河就有三条线,它们都是2008年12月25日那天开通的,司售人员每天都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我们公司在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北京远郊区县农民的再就业,使大批农民走上公交岗位,随着公交线路向远郊区县农村挺进,缩短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增强了边远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也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说到票价,以前从门头沟爨底下村到斋堂镇,坐我们八方达的公交车要花5块钱。从去年票价实行学生两折、成人四折以后,现在只要一块到两块钱。乡亲们说:“我们省下了坐车的钱,就等于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了。”
  就说通州的燕郊吧,在北京城上班上学的太多了。以前,好多人都得在城里花上千百来块钱租房住。现在公交便利了,票价又低,不少人都不在外租房了。燕郊也落下个“睡城”的外号。
  提起延庆,人们就会联想到八达岭长城。919路公交车为到八达岭旅游的乘客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从德胜门上车,花上十几块钱,保证有座,车里还能看电视,还是高速路直达。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从8点到11点,即使上满人就走,排队的乘客还是长龙见首不见尾,连“有车族”也来凑热闹。问他们为什么不“自驾车”?几乎是众口一词:一来交通管制,二来往返高速路费要50块钱,三是停车难。再加上安全因素等等,哪儿有坐公交车省心、省力、省钱呀!
  听说票价打折以后,延庆县委、县政府颁布了一项规定,凡是因公要到北京市区办事的人员,县里一律不派专车接送,自行乘坐919路公交车往返。这就显出了我们的线路优势、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
  也许人们已经忘了过去那满街串的小公共,它们票价随风涨,车辆旧又破,安全没保障,给北京造成了恶劣影响。自打2007年我们八方达“正规军”介入郊区城市间的运营战略后,那些小公共就被我们挤出了市场。
  到今年7月,北京的村村通公交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94条9字头线路把北京城里和郊区紧密连在一起,运营车也从最初的1000多部,发展到现在的5356部,而且70%以上是空调车,线网覆盖到10个郊区县的656个行政村,年服务客运量达到8亿人次。
  今年是祖国的60年华诞。作为一个70后,我见证了祖国第二个30年的发展变化。这30年来,我们郊区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作为一个公交人,在感谢党、祝福祖国的时候,我也给自己立下了雄心壮志,埋头大干30年,为祖国的90岁生日再做贡献!
  (北京八方达客运公司员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