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北京日报:“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童曙泉)日前,百姓宣讲团三分团来到牛街,8名百姓宣讲员向120多位各民族居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居家用电、京剧发展、“龙须沟”巨变和高科技创业,将祖国和首都60年来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真实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金鱼池社区居民宋承芳祖上就住在那里,几代人见证了“龙须沟”的脱胎换骨。解放前,6000多米长的龙须沟成了老北京城边上最脏的地方。1950年大改造,这里有了湖水、街心公园,穷人的茅草屋变成了砖瓦房。60年代,第二次大规模改建,原址上建起了53栋简易楼,形成金鱼池东、中、西街,居民住进了楼房,不再担心平房雨天进水。2001年第三次改造,这里的简易房又变成了42栋、30多万平方米的高楼住宅,配套了花园小区,宋承芳家的居住面积从28平方米“长”到了73平方米。

  “听着真亲切!”77岁的牛街回族居民陈洪才感叹道。他也曾住过平房,政府实施危旧房改造后住进了敞亮的楼房。“我现在住14号楼9门4层!”老人骄傲地说,“国家、首都经济发展真快!政府有钱了,一直想着改善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呢。”

  65岁的居民马如龙从小在蓝靛厂长大,因此对宣讲员李继华的“蓝靛厂巨变”格外有体会。几十年时间,那里从破烂农村变成了商业中心,拥有6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拥有1600多个品牌,同时还有餐厅、溜冰场、电影城、俱乐部……“就像梦一样。这变化太让人振奋了。”马如龙说。联想集团员工王建中的“联想故事”,让老人也很自豪:“小时候连蘸水笔都用过,铅笔也是奢侈品,但我现在也用电脑写文章呢!”

  77岁的回族居民白华藩对宣讲员、北京京剧院干部陆翱的《梨园繁茂沐春风》格外感兴趣。“我是个戏迷,尤其喜爱国粹京剧。现在可以看的戏真是又多又好,京剧《赤壁》让我很振奋,感觉过瘾极了。”他说,“文化繁荣,正是咱们国力增强的标志。”另一位“海归”宣讲员苗英伟留学和在中关村创业的故事,也让白华藩想起自己的俩孙子,一个大学毕业了、一个刚考上大学,不禁赞叹:时代给了大家充分发展的机遇,“天高任鸟飞”。

  北京电力公司职工傅燕明,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小时候“大杂院里十几户共用一个电表”、“前院吴家七口人就一盏15瓦灯泡”等情景。“您仔细数数,现在谁家里估计也不会少于20种电器!”老傅的一句话,引来全场掌声。

  “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白华藩说,“听这些和我们一样的百姓讲故事,真的非常感动。应该让更多的居民来听听这样的故事。”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