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程:变中不变同仁堂

杨 程:变中不变同仁堂

  提起“同仁堂”,即使一辈子不吃药的北京人,也会知道。早在雍正元年,同仁堂就被指定为“供奉御药”。340年来,它历经朝代更替、天灾人祸,延续至今,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给同仁堂这个老店带来了巨大变化。它的某些传统,却至今未变。
  位于大栅栏里的同仁堂,是同仁堂最老的门市部。今天的这座画栋雕梁的仿古建筑,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的,一共三层。同仁堂于康熙八年定名,以后在大栅栏正式开业,只是一座三间门脸“下凹门”的平房。300年间修修补补,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把这些平房彻底推了,盖了一座两层的平顶楼房。后来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从平房到大楼,只是同仁堂外貌的变化,那些深层的变化就更值得人们关注了。老北京人有句俗话,叫“丸散膏丹同仁堂”,同仁堂的中成药最有名。中成药里,很多都是大药丸。它有好处,缺点也不少——个头大不好服用,也不方便携带。同仁堂乐家的传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想着把大药丸改成药片。可是旧中国的统治者歧视中医药,再加上外国药商对中药的打压,他们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
  新中国诞生以后,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就要求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对中药进行改进。药丸改药片可不简单,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可以说,党和政府对同仁堂是要人给人,要批件给批件,经过大力攻关,在建国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同仁堂以银翘解毒片、女金片等多种片剂和人工牛黄等等,献出了一份厚礼。有人还编了一段数来宝,称赞同仁堂:
  “中药丸、真有效,可惜个大受不了。
  同仁堂、想得好,要把药丸来改造。
  圆改扁、大改小,制成药片真是好。
  分量减、很轻巧,药效一点也没少。
  又好带、又好存,保您为国立功劳。”
  “牛黄人工造,药丸变药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变化,它为生产疗效好、价格低,便于服用和携带的中成药打下了基础,更为古老的中药开辟了新路。不然,天然牛黄那比黄金还贵的价格,老百姓哪儿承受得了?虽然这些变化在国家的建设成就里,也许并不显眼,但同样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1956年1月15号是同仁堂光荣的一天。当时,北京市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乐松生作为工商界的代表,走上天安门向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报喜。公私合营之后,同仁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规模扩大了,效益也提升了。
  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同仁堂的变化就更大了。就说厂房吧,过去,同仁堂的很多厂子都在城区的胡同里,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一个小院胡同藏,房旧屋矮乱晃荡。又吵又闹味又大,仔细一看是药厂。”有的厂子想到郊区扩建,可是盖到半截,因为资金短缺,一停就是好几年,成了名副其实的“胡子工程”。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同仁堂成立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同仁堂集团公司”。新成立的集团公司由于受到三角债的困扰,资金非常困难。这时正赶上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借这股东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仁堂集团新一代领导班子,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7年6月,董事长殷顺海在上海证交所敲响了同仁堂股票上市开市的铜锣。接着,同仁堂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同仁堂上市以后,有了资金,那些胡同工厂都迁到了郊区,新厂不仅规模大,还建成了花园式厂区。初到这里的人,常常分不清这是中药厂,还是旅游景点。工厂还引进了电脑控制的生产线。同仁堂的职工说得好:“咱厂子返老还童了。”
  今天的同仁堂已经是一家拥有了十大子公司,集产供销、科工贸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到2008年,同仁堂的总资产达到了102亿,是1996年的5.7倍;销售额90亿,是1996年的5.66倍;实现利润7.03亿,是1996年的19.1倍。
  那么今天的同仁堂,有哪些不变的传统?
  在同仁堂的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件事。制作治疗温病的三宝之一的“紫雪”,需要一百两黄金,当年正是同仁堂遭八国联军抢劫之后,根本没那么多黄金。有人说:“‘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紫雪’制成以后,根本看不出用没用黄金,咱们对付对付,也没人知道。”同仁堂的女掌门许叶芬一听就急了。她平常待人和气,脸上老挂着笑,职工来办事,她都亲迎亲送。可是这次她却瞪起了眼,厉声喝道:“不用黄金造‘紫雪’,这是害同仁堂!”
  可没有百两黄金怎么办呢?她把同仁堂的女眷们都召集在一起,不说一句话,只把头上的金钗拔下来,摆在屋中间的一个案子上,女眷们一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金首饰……这已经成了同仁堂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新时代的同仁堂,依然保持着重质量、讲诚信的传统。有一年,同仁堂的偏瘫复原丸销量大幅上升,领导和专家一听就急了。销量大、利润多,是好事啊,怎么还着急呢?原来,是个别销售代理商瞒着同仁堂,在广告里夸大了偏瘫复原丸的疗效,一些顾客听信了他们的虚假宣传,盲目购买。为了不让患者被误导,同仁堂的专家又是在电视上开讲座,又是开新闻发布会,千方百计给群众解释:“偏瘫复原丸”并不是“神药”,它的疗效确实不错,但关键是要对症。直到“偏瘫复原丸”的销售下降到正常数量,同仁堂的领导和专家们才松了一口气。
  同仁堂在历史上就有施药的善举。过去,每逢药王节,或是有瘟疫流行的时候,同仁堂都会施药。有一年,同仁堂来了一位种菜老汉,说是自己的老伴得了老寒腿,想买虎骨酒,可是又没钱。同仁堂的掌门人乐平泉知道了,就送了他一瓶虎骨酒。可能是老人太激动了,刚接过酒,一不小心竟把酒瓶摔碎了。老人正在又悔又急的时候,乐平泉又把一瓶虎骨酒送到了老人手里,还劝他说:“如果不够,您再到店里来拿。”这种“济世养生”的精神,在同仁堂一直被传承着。
  2003年抗击“非典”的时候,同仁堂集团提出了“善待社会”。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同仁堂停止了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国公酒生产线,改产抗“非典”药。那时候,抗“非典”原料药的价格都涨疯了,平常每千克不超过20块钱的金银花,一下子涨到了300块。有的厂家怕亏本,只能停产。可是同仁堂集团的领导却坚持,原料一定要进,产品要保证供应,价格还不能变。这么一来,同仁堂每卖出一副抗“非典”药,就得亏两块钱,光这一项就亏了六百多万。如果加上停售其它高利润产品的亏损,还远不止这个数。
  那时,为了保证供应,工人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同仁堂61个门市部的职工,加班加点地销售。市场正在异常紧张的时候,却发现有一种重要的原料药,虽然也能用,却达不到同仁堂的标准。
  同仁堂向来有用地道、纯正药材的传统。比如:贝母必须用川贝母,菊花必须用杭白菊,藿香必须是广藿香,而且必须是上等货,不是上等货,再便宜也不要。这就叫“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在这种特殊时期,更要坚守这个传统。为了保证药效,集团决定:暂停这个药的生产,对原村料进行更换。
  于是,门市暂时停止了这个药的供应。
  可排长队排得心烦气躁的顾客一时却无法理解。有的人指着同仁堂的职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们自己早吃了药了,就不管顾客的死活了。”
  同仁堂的职工虽然守着堆成小山似的药,自己却没有吃过一副,也没给家人买过一副。他们把自己的委曲放在一边,耐心给顾客解释原由。顾客了解了情况,不但不再埋怨,反而称赞道:“到底是老字号,又是国企,我们信得过!”
  同仁堂的不变不仅体现了诚信,也彰显了集团“以义为先,义利共生”的经营理念。
  同仁堂有变和不变,还有不变中的变。
  比如,有人看见同仁堂职工的工资年年涨,住房也有了很大改善,领导还为加班加点的职工送补品,老职工就感慨:“同仁堂自打创建开始,就对职工不错。看来,这个传统没有变。”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过去同仁堂职工的待遇也比较高,那是为了留住人才,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但现在,同仁堂是把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对待。这里头的意义可大不一样。
  可不是吗,那些“不变”的传统和理念,在新时代里,都有了新的含义。今天的同仁堂,无论是变了的还是不变的,都在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百姓。这正是:三百四十年,品牌金不换。过去供御药,今把和谐建。贯彻人为本,坚持科学观。再创新佳绩,喜庆六十年。
  (同仁堂参茸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