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日电 “你们能不能再来俺们村一次,这样的报告太好了!”“姑娘,我怎么听都觉得你们讲的就是我们家的事儿!”时针划过21点,北京市委讲师团办公室繁忙如昼,热线铃声不断。
8月25日,本报对“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北京百姓宣讲团”进行了深入报道(见当日5版《百姓宣讲团火爆京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截至9月1日,该团宣讲达165场次,听众达82500人次。
“百姓宣讲团名气可大了,从没见过人们对报告这么着迷。”在宣讲团六分团报告会现场,一位机关干部对记者说,周围的同事最近都在关注百姓宣讲团,一是打听宣讲团所属六个分团又到哪儿作报告了,再就是想带着孩子、同亲朋好友去听讲。
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宣讲结束后,社区居民兰玉新一把拉住宣讲员,非要签名合影。“真希望以后媒体上少点明星大腕的绯闻隐私,多点咱老百姓的真人真事。”兰玉新说,宣讲员讲的都是大实话,有的逗得你哈哈大笑,有的让人直掉眼泪。
三代人以厂为家的首钢工人程国庆、崇文区环卫三队“80后”掏粪工人刘岩、海淀区归国创业人员苗英伟……50位百姓宣讲员无不带有浓厚的“草根”情缘。
听了宣讲的人都说,宣讲员讲的没有一句假话,没有一句套话,没有一句虚话,讲的都是老百姓听得懂的真话。
怀柔区民俗旅游户单淑芝讲,创业关键期,党的新农村政策让她再次得到了实惠;门头沟区来京务工人员高树义讲,自己来北京十余年做了该做的事,组织培养他入了党;首汽“的哥”于凯讲,现在当司机最难的是记不熟道路、找不到小区,因为城市建设太快了……
“百姓宣讲员讲的都是自己的变化、家庭的变化和身边的变化。‘真实’使他们的宣讲展现了巨大的魅力,让听众动了真感情。”北京百姓宣讲团团长崔耀中如是说。
对百姓宣讲这一形式动了真感情的,远不止普通群众。一位党建专家指出,百姓宣讲员用自己亲历的真实故事、真切变化和切实感受,歌颂祖国的发展,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爱国主义主旋律。
火了之后的百姓宣讲团,依然每天都深入到首都各个基层,带着一腔热忱,精彩宣讲。在现代化的礼堂,他们使用多媒体手段为宣讲添彩;在农村、工地,他们不讲条件,有个地方就开讲。现在,百姓宣讲团的宣讲视频还被制成了光盘,编成了书,挂上了宣讲家网站。
越来越多的人在百姓宣讲中真实体会着60年来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幸福回忆着国家富强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对国家和个人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
记者:董城、杜弋鹏 来源:光明日报 09-02 06:39
光明日报: 北京百姓宣讲团 群众专家都欢迎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推动作风建设
- 织密农资保障网,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 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 “职业版图”又更新了!新职业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打开广阔空间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 工业家底更厚实,高质量发展有底气
- 3.5%!外贸稳增长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 黄琳:数字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美好生活赋能
- 数智领航,全球服务贸易开启新篇章
精选视频
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
北京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的成效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首都样板的新形势新思考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抗日英雄连队——刘老庄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基础、文化承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